实践: 从“旅游”到“旅居”, 象山在不断探索

象山的康养旅居产业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和运营体系,这些实践案例为其赢得了长三角康养游客的青睐。

象山拥有1432家民宿,但传统的农家乐模式已无法满足康养需求。当地引导民宿进行适老化改造,一些民宿增加了无障碍设施和健康监测设备。同时,象山还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在做好现有机构养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床位优势、护理优势,主动对接上海退休协会等老年协会、保险公司、旅行社、大型公司,开发滨海式、疗养式、医养式等多元化康养产品,促进文旅康养产业一体化发展。目前象山县亲和源老年公寓、丹西街道颐养园已有序开展旅居养老项目,吸引外地老年旅游团队来象养老消费,去年前10个月,这两个机构就接待外来旅居团队9000多人次,实现经济增收350万元。

近年来,象山通过整合资源、业态创新、功能叠加,打造形成“经海逐浪”“橘生山海”“山野随想”“文雅象韵”“海风乡遇”“影城渔都”“农乐之野”等7个特色旅居集聚区,让老年游客在学习非遗技艺、拍摄滨海风光、体验渔家生活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疗愈”和身心疗愈。

医养结合的创新实践。象山在养老机构内创新设立“颐养小屋”18家,提供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记者从象山县民政局了解到,目前象山已实现养老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和上级医院的三级医疗网络联通,老年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同样便利的医疗服务。

象山按照“内育外引+品牌联塑”理念,培育象山县老年公寓、康乐居养老服务公司等3家本地养老企业,引进上海亲和源养老、北京医心和协养老、宁波三替养老等8家知名养老企业,其中象山县老年公寓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五星级养老机构、全省康养行业领军企业(机构)。

这些创新实践使得象山康养旅居的回头客占比颇高。来自上海静安区的陈老先生说:“我在象山已经连续住了三个月,这里不仅环境好,服务也很专业,我的高血压在这里都比在上海稳定。”

从长三角康养旅居首发团启程的那一刻起,长三角康养旅居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当长三角的长者们开始“‘象’往新鲜,奔赴山海”时,康养旅居不仅是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更是一个能够带动多地、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

正如一位与会专家所说:“象山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是生态资源价值化、养老服务产业化、区域发展一体化。这才是长三角康养旅居聚焦象山的深层原因。”

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欧丹

2025-09-18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6434.html 1 3 实践: 从“旅游”到“旅居”, 象山在不断探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