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销社配方到“药食同源”

沙河村返乡青年传承月饼老手艺

沙河故里月饼工坊。

9月9日一早,镇海区贵驷街道沙河村沙河故里月饼工坊,弥漫着酥皮焦香和果仁甜香的气息。玻璃柜台里,刚出炉的月饼摆放得整整齐齐,苏式的酥皮泛着金黄,广式的饼身印着精致花纹。最惹眼的是宁波老月饼,椒盐葱香的咬开能尝到颗粒分明的葱花,苔菜果仁的裹着海苔的鲜,低糖豆沙的甜得清爽不腻,价签上“20元一斤”的字样,让人忍不住想多称几斤。

为传承沙河村月饼老手艺,沙河村一群返乡青年成立了沙河故里月饼工坊。“爷爷奶奶们,你们尝尝这个苔菜味的,有老底子的味道!”主理人林艳忙着给进门的街坊邻居分月饼。刚出炉的月饼还带着温度,指尖一碰,酥皮就“簌簌”往下掉。咬上一口,脆响里满是鲜香。细细品,又觉比记忆里的老月饼少了些油、淡了些甜,多了份清爽。

月饼工坊能这么快飘起香味,离不开沙河村75岁的陈君昌老师傅的帮助。这位从1981年就在供销社做月饼的老师傅,一听说村里要开月饼工坊,当即把藏了30多年的配方本子找了出来,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记着老底子的手艺诀窍。

“我就一个念想,让现在的年轻人也尝尝咱小时候的味道。”陈师傅一会儿帮忙和面,一会儿教年轻人压模的技巧,眼里满是对老手艺的珍视。

“陈师傅的配方是根,但咱们也得跟上年轻人的口味。”林艳说,除了传统口味,柜台里还摆着几盘“新品”:黑麻核桃、莲蓉蛋黄,每个卖到8元到10元。最让人好奇的是招牌名录上写着的几味“药食同源”月饼——牛肉猴头菇、秋梨山楂党参、黄芪当归红枣。“这些是我们独创研发的,讲究的就是一个药食同源,对肠胃不是特别好或关注养生的人群特别有益,味道很独特。”

中秋节临近,林艳打算制作一批月饼,送给村里的高龄老人品尝。这些月饼,不仅承载着沙河村的老味道,更连接着村庄的过去与现在,也传递着返乡青年对家乡和老人们的深情。

记者 郑凯侠 通讯员 陈莹 曹阳 文/摄

2025-09-11 从供销社配方到“药食同源”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5319.html 1 3 沙河村返乡青年传承月饼老手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