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生此前在宁波银行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到期后出现亏损,对此杨先生向网点理财经理表达了不满。经核实,杨先生购买前,银行工作人员已根据其风险评估结果,详细介绍了多款理财产品,最终由杨先生自主选择购买了该款产品。针对杨先生的不满情绪,银行工作人员再次解释了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不再“稳赚不赔”的情况,杨先生最终表示理解和接受。
面对多样的理财选择,如何有效防范风险?宁波银行给出三点实用建议:
1.审慎评估,做好风险测评
理财产品销售机构在投资者购买前,通常会通过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收益期望、风险偏好等维度,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金融消费者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才能准确评估自己的投资习惯和风险承受能力。若后期风险承受能力相关因素发生变化,可以再次进行风险测评更新结果。
2.风险匹配,不再盲目跟风
根据资管新规的规定,资产管理产品按照投资性质分为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和混合类,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与收益水平各不相同。消费者在选择前,需先完成风险等级评估,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全面了解产品的投资方向、风险类型、开放期等核心信息,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避免跟风投资。
3.理性规划,坚持合理投资
历史业绩表现和业绩比较基准是选择理财产品的重要参考,但需明确:历史业绩仅代表过去表现,业绩比较基准是管理人基于产品性质、投资策略、过往经验等因素对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既不代表未来收益,也不构成收益承诺。消费者选择时需结合产品过往业绩、业绩比较基准及运作期间的净值变化综合判断,同时树立长期、理性的投资理念,避免因短期波动影响决策。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温馨提醒:每位消费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各异,务必选择适合自身的理财产品,理性投资。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史俊杰 郑波 宁园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