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解邻里纠纷”看跃龙派出所的实干担当

“多亏了跃龙派出所的调解员,帮我拿到了赔偿,还没让邻里关系闹僵!”近日,宁海县某小区居民张某某向民警感谢道。此前,他因邻居李某某遛狗未牵绳引发冲突受伤,双方就赔偿金额争执不下,险些走上法庭。最终,在派出所调解员的耐心疏导下,这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这样的场景,是跃龙派出所深耕基层、守护城区平安的生动缩影。在宁海县城区,这支队伍始终以“解民忧、护民安”为己任,用实干与担当筑牢平安防线,成为群众心中可靠的“守护人”。

依法调解,巧解矛盾“千千结”

“调解不是‘和稀泥’,得让双方都服气。”这是跃龙派出所调解员们常说的话。

在张某某与李某某的纠纷中,调解员既没有偏袒一方,也没有简单“压价”,而是先拿出《宁波市养犬管理规定》,明确李某某遛狗未牵绳的违规之处;再依据民法典逐条核算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项目,让双方对法定标准心知肚明。民警还引导两人回忆往日互帮互助的邻里情,最终促成9万元赔偿协议的达成,既化解了矛盾,又守住了法理底线。

这样的精准调解,源于派出所建立的“三色警情”闭环管理机制。

他们将纠纷警情按风险等级分为蓝、黄、红三级,蓝色由社区民警当场调处,黄色启动多部门联动,红色则成立专班攻坚。上半年,辖区1426起矛盾隐患化解率达98.8%,77起易升级的情感纠纷中,65起通过专班包案、多方联动成功化解,纠纷警情同比下降21.18%。

科技助力,织密平安“防护网”

化解矛盾靠耐心,守护平安则需“智慧”。走进跃龙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电子屏上的辖区“热力图”实时更新人流、警情数据,35人的“PTU快反+应急小组”根据数据调度,白天驻守商圈、医院等重点区域,夜晚巡逻夜市、居民区,警灯常亮至凌晨,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在全民反诈的战场上,派出所发动59个“1+1+X”宣讲小组,进社区、入企业讲解反诈知识。更关键的是,他们练就“闪电劝阻”素养,2721次精准拦截保住群众393.78万元。

从调解室里的耐心疏导,到街巷间的日夜巡逻,从大数据中的精准打击,到群众身边的贴心守护,跃龙派出所用一件件实事诠释着“平安”二字的分量。记者 邹鑫 通讯员 王西泽

2025-08-22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1718.html 1 3 从“化解邻里纠纷”看跃龙派出所的实干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