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有了“星级标准”:

对管护方是一种压力和鞭策

阿拉有话

凌波

近日,修订发布的《宁波市城市公园分类分级指导意见》,将口袋公园正式纳入公园分类体系。纳入分类体系后,口袋公园将进一步得到精细化管理,并进行星级评定。

8月12日《宁波日报》

口袋公园以其小、多、匀的特点,见缝插“绿”,把城市中不起眼的“边角料”,变成具有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等功能的公共开放空间。“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弥补城市公共设施不足的问题,对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宁波聚焦城市微更新,将城区碎片化小微空间焕新升级,持续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口袋公园233座,“出了家门即进公园”,正在从愿景变为现实。

建好的口袋公园如何养护管理,让其长久成为街区亮丽的“金角银边”,考验着城市的管理智慧。宁波对口袋公园实行星级评定,是建立口袋公园精细化管护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真正让“小口袋”装满“大幸福”。

“三分建、七分管”,口袋公园也不例外。口袋公园的管理养护,直接影响其能否实现既定功能、发挥应有作用。一些口袋公园建成后,在绿化养护、设施维护、保洁卫生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反映其后续管护的薄弱环节。口袋公园有了“星级标准”,对管护方来说,是一种压力和鞭策,一定程度上,可改变重建轻管的问题,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

走进有星级标识的口袋公园,市民可以一目了然,知晓所在公园的星级,评判其绿化养护、设施维护、保洁卫生等,是否与评定的星级相匹配,人人都可成为监督员。

对口袋公园,不可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对其有效运营管理,更是衡量一座城市软实力和市民幸福感的重要标尺。

2025-08-13 阿拉有话 口袋公园有了“星级标准”: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0413.html 1 3 对管护方是一种压力和鞭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