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间的师恩

指尖捏着作者栏上印有自己名字的报纸,那油墨香恍惚间让我回到了奉化江畔的教室。那些年,我的小作文总被翁心惠老师拿到隔壁班当范文,想来心中除了感到一股暖意,还有一点小傲娇。

我在宁波一中读书时,翁心惠老师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我“不怕写作文”的火苗是被他燃起的。那时候,他总穿件扣着风纪扣的灰色中山装,左胸口袋别着两支钢笔;鼻梁被酒瓶底般的近视镜片压出两道深红的痕,低头时习惯用手扶一下眼镜;脚穿一双黑布鞋——上课时,他总是踩着平稳而慢腾腾的步子挟书而入,出现在讲台上,像位旧时老先生。而我们这群“名不副实”的所谓高中生,还懵懂得像放养的羊羔——从《难忘的战斗》之类连环画式的课本里,只学会了讲英雄故事,对语法、标点、写作要素等还是一窍不通。翁老师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传知识、讲道理、举例子,恨不得把平生所学如竹筒倒豆般传授我们,可悲的是总像在对牛弹琴。翁老师一遍遍,慢条斯理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要怕写作文,想写就提笔记下来,只要你肯写,总会进步的。”

翁老师的话,像火星般点燃了我动笔的勇气,我开始“随心所欲”地写。每当作文受老师表扬并当场读给同学们听,写作兴趣与虚荣心同步膨胀,下一篇腹稿也悄悄萌芽。那时候,好多同学都怕写作文,而我试着用日记的方式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隔三岔五悄悄把小作文递交老师批改。后来,我的小作文不仅常被老师拿去隔壁班朗读,还在全市作文比赛里获了奖。我这棵写作的幼苗就是由此萌芽的。

高中毕业适逢全国恢复高考制度,翁老师知道我偏文科、有篮球特长,建议我报考文科中的体育专业。可那时的我天真加无知,被“当年毕业当年分配”“国营厂”迷了眼,很快就成了一名纺织女工。即便象征性地参加了高考,也因没系统性复习又任性地选择了理科,最终以个位数的分差与全日制大学失之交臂。现在想来,真是有负翁老师的一片苦心。

好在现实生活让我慢慢懂得了学习深造的重要,第二年便以学徒的身份带薪考入了职工大学,又用所学知识指导工作实践,也算为纺织事业奋斗了一辈子。

如今,怀揣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我走进了宁波老年大学重新学习写作,重启写作之旅。在这里,我写风景、记人事、做笔记,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坚持读写让我心灵清明,近年来有百余篇小文见了报,前几年还加入了宁波市作家协会。在文学的世界畅游,让年轻的心醒来,让生命的喜悦进来,日子过得惬意又开阔。

“只要你肯写,总会进步的。”翁老师的话犹在耳边;他在我作文本上的红笔批注“勤笔勉思”仿佛重现眼前。时光流转,那份教诲始终温热。

2025-07-18 □陆萍萍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25159.html 1 3 笔墨间的师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