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

说蚊

□凌金位

在自然界中,“低贱微小”的物种,也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比如鲦鱼,当城乡的河汊沟渠脏得发臭,细细长长的鲦鱼们照样摇头摆尾,你追我逐,徜徉于富营养化的水质之中。比如小草,天生就有一副强筋劲骨,任你人踩、轮碾、虫噬、畜啃……甚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比如老鼠,人类想尽法子要灭杀它们,它们仍然赤脚空爪活到了今天,据说如今已有对鼠药耐受的老鼠。

蚊子也是一种“低贱微小”的生物,据说其始祖可以追溯到亿万年前的侏罗纪时代。自然演化赋予蚊子强大的适应性特征,让它们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得以繁衍存续。

然而,因其吸食人血、传播疾病,对于蚊子,人类可谓深恶痛绝。

《庄子·天运篇》曰:“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有一位无名氏写过一首《骂蚊》:“满腹经营饱膏血,可知通夜不眠人?”五代时,南唐诗人杨銮写过一首打油诗:“白日苍蝇满饭盘,夜间蚊子又成团。每到夜深人静后,定来头上咬杨銮。”张潮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清朝文人,他在《幽梦影》中云:“蝇集人面,蚊嘬人肤,不知以人为何物?”同时代的文人陈康畴以调侃的口吻点评:“应是头陀转世,意中但求布施也。”在蚊子眼里,人类就是它们的唐僧肉。

蚊子害人不浅,人类自然会想办法来对付。现在城市社区灭蚊工作都做得不错,生活中被蚊子困扰的情况比较少。这里说说我记忆中几个对付蚊子的办法。

一、用蚊帐隔离。蚊帐对付蚊子,酷似一种坚壁清野的战术,使饥蚊营营不得入内。当然,入睡之前,必须把帐内蚊子杀尽。否则,只要有一两只漏网之蚊就藏于帐内,就会搅得你彻夜难眠。

二、燃艾草熏赶。艾草就是清明节用来做青团的那种草。清明后,艾草借助猛烈的阳光茁壮成长,夏天能长到齐膝。农民忙完农活之后就顺便收割一些艾草,回到家后用稻草把它们捆扎成一小把一小把,放在户外晒干。夜幕降临,将干燥的艾草点燃熏赶蚊子。

三、点蚊香驱杀。现在各种品牌蚊香很多,还有了液体蚊香、电热蚊香等驱蚊产品。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蚊香,是用一种薄薄的劣质纸将蚊香药料包扎好,围成螺旋形。入睡前,将点燃的蚊香放在木板上。第二天,已经燃烧殆尽的蚊香会在木板上留下一圈螺旋形的焦痕。蚊香药料是什么成分呢?据宋代《格物粗谈》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这应当是较早的“蚊香”。雄黄是硫化砷矿石,是古代用途很广泛的杀虫剂。

作为“四害”之一,蚊子对人类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蚊子的叮咬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尤其是以蚊为媒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等疾病,每年导致数十万人死亡。但是《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个世界上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重要,每一种都是世界的组成成分,蚊子自然也有它们存在的意义吧。

比如,我们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处在一个庞大的生态平衡之中。除了植物直接吸收太阳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最初的供给外,其他物种都介于“吃”与“被吃”的生物链之中。蚊子也不例外。在俄罗斯北极地区和加拿大,有一种蚊子能够在空中形成厚厚的“云”,它们是候鸟的重要食物来源。蚊子也是鸟类、昆虫、蜘蛛、蝾螈、蜥蜴、壁虎、青蛙和鱼类的一个重要食物。有些植物也离不开蚊子,以硬叶兰花和濒危猴脸兰花为例,蚊子是它们的首要授粉者。

蚊子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传播疾病,但也有这样的情况:蚊子叮咬人体的过程中,会有少量病菌进入被叮咬的人体内,这时免疫系统会作出反应,生成抗体的同时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使人体在下一次接受同种或同类病菌时,能够及时作出反应,达到免疫的作用,甚至可能就这样救了人一命。

我们通常说的益鸟、害鸟、益虫、害虫,这些都是基于人类主观意志的认识与判断。在造物主看来,各种生物不存在此高彼低、此益彼害、此是彼非的差别。说到这里,我们对于夏日里随处可见的蚊蚋是否加深了认识。

2025-07-03 说蚊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22271.html 1 3 夏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