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件兵器珍品汇聚天一阁

展览中形态各异的兵器。记者 谢舒奕 摄

昨日,由宁波天一阁博物院和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前史堪师——14世纪以来武备艺术特展”,在天一阁云在楼开幕。

展览旨在致敬人类文明中璀璨的武备艺术,汇聚了14世纪以来中国和域外百余件兵器珍品以及近30件反映抗战的珍贵实物,生动展现冷兵器时代人们的匠心、智慧与文明交融,以及在抵御外侮、争取和平中迸发的磅礴力量。

走进展厅,仿佛瞬间穿越回古代战场,历代兵器琳琅满目。其中,明代铁鋄银装倭角方镡反刃佩刀、旋锻反刃佩刀以其精密锻造与实用美学,彰显了军事技术的卓越;清代的鲛鞘龙纹透雕七星八段佩刀,则融合了皇家威仪与装饰艺术的极致追求;元代线刻龙纹佛像铁胄、明代鋄金铁胄既是战场护具,也是身份象征,其纹饰之繁复、工艺之考究,映射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厚重传统。

展览中还有一部特别的“兵书”——天一阁馆藏古籍《武备志》。该书是明代茅元仪辑撰的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共240卷,辑录了历代有关军事的书籍2000余部,收录了与军事有关的历代兵家要诀、用兵得失、布阵训将、驻营行军、屯田养兵,以及车、船、马匹、兵器等诸多内容,并附有图。这部书不仅是古代军事著作,而且保存了大量科技史料,堪称“军事百科全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明清刀剑中的“戚家刀”系列。如铁鋄金银宝相花纹装戚家刀、马齿嵌钢戚家刀等展品,以嵌钢与旋焊工艺锻造,刃如山峦霜雪、刚柔并济,不仅承载着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军事革新精神,也成为中华武备兼容并蓄、锐意进取的缩影。

展览还特别呈现了近30件承载抗战记忆的珍贵实物,如朴拙而刚猛的“抗战大刀”,虽工艺不及鼎盛时期的精雕细琢,却凝聚着同仇敌忾的血性与保家卫国的决绝,是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的直接见证。这些饱含历史体温的展品,无声诉说着那段抵御外侮、争取独立自由的壮阔史诗。

展览将持续至9月7日,免费向市民开放。记者 谢舒奕 通讯员 乌莹君

2025-07-02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22018.html 1 3 百余件兵器珍品汇聚天一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