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说过透析,这是尿毒症常见的治疗手段。透析一般可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腹膜透析由于操作简便、透析时间灵活,是很多患者的首选,尤其是对于那些上班族患者,腹膜透析方案可以做到白天上班,晚上在家睡觉时进行透析,大大方便了患者。
不过,在家透析也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腹膜透析患者秦阿姨(化姓)就因此差点酿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竟用这类胶布
包裹缠绕腹透管裂缝
71岁的秦阿姨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宁波市杭州湾医院)肾内科的一名居家腹透患者,定期到该院随访。前些日子,她不慎跌倒,第二天发现腹透管的外接短管有一处针眼大小的裂缝,还时不时咕咕地往外冒泡。秦阿姨的丈夫心想,这点小问题不麻烦医生了,就跑到五金店买了一卷崭新的胶带,将腹透短管的裂缝进行包裹缠绕,腹透液瞬间就停止了向外渗漏。
更换外接短管后
方才保住了“生命通道”
然而几天后,秦阿姨开始出现腹泻,起初以为是吃坏了肚子,第二天她发现腹透液变浑浊了,但仍然没有向医生咨询,直到第三天出现腹痛才赶到杭州湾医院就诊。仔细查看了腹透液并详细询问病史后,医生考虑秦阿姨出现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于是立即留取了标本。随后,在给予秦阿姨积极的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医护团队立即为她更换了外接短管,秦阿姨腹水的颜色逐渐恢复了清澈,腹透导管这一“生命通道”保住了。
腹透液出现浑浊
应立即报告腹透专家
那么,秦阿姨究竟为什么会发生感染呢?“很可能是胶带惹的祸。”王瑾堃医生介绍,胶带上的细菌会通过导管裂缝进入腹透导管,随之进入腹腔,引发腹膜炎。
杭州湾医院肾内科执行主任蔡宏提醒腹透患者,一旦腹透液出现浑浊,或怀疑有出血,应保留这袋腹透液并立即报告腹透专家、专职护士。如果外接短管有裂口、断裂,应及时用蓝夹子夹闭,停止腹膜透析,并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规范的操作可以减少腹膜炎的发生,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王瑾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