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时鲜土步鱼

在江南水乡,有一味“河鲜”中的珍馐佳品,为历代文人饕客们所推崇,名曰土步鱼,又称虎头鲨。每年三四月间,草长莺飞,春暖花开,正是江南土步鱼纷纷上市之时。

当代著名作家、美食家汪曾祺先生说,虎头鲨就是塘鳢鱼。在其散文名篇《故乡的食物》中曾有过具体描述:塘鳢鱼亦称土步鱼。《随园食单》有云:“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虎头蛇即虎头鲨,这种鱼样子不好看,而且有点凶恶。浑身紫褐色,有细碎黑斑,头大而多骨,鳍如蝶翅。苏州人做塘鳢鱼有清炒、椒盐多法。我们宁波通常的吃法是汆汤,加醋、胡椒。虎头鲨汆汤,鱼肉极细嫩,松而不散,汤味极鲜,开胃。

其实,土步鱼学名沙鳢,属鱼纲塘鳢科,在江苏称之为塘鳢鱼,而在我们浙东也叫吐哺鱼。明代冯时可《雨航杂录》记载:“吐哺鱼名土附,以其附土而行也,或曰:食物嚼而吐之,故名吐哺。”早些年东钱湖盛产此鱼,这几年已不多见了。清代学者全祖望写过一首长诗《东钱湖吐哺鱼歌》称赞其美味。清代诗人陈琪也有诗云:清明土步鱼初美,重九团脐蟹正肥。莫怪白公抛不得,便论食品也忘归。

土步鱼一般生长在河(湖)里,全身微黑,个头不大,即便在浅水沟或水田中,只要有一握水的地方都可以生存。水中可以看到一个个像杨梅似的“绒球”,这便是所谓“食物嚼而吐之”的东西。土步鱼就这样一动不动地躺在那上头,好像躺在软绵绵的气垫上。也由于养尊处优吧,土步鱼长得非常肥胖,民间常把白白嫩嫩的胖小子比拟成肉土步,足见它的可爱了。

清明前后,浙东的土步鱼最为肥美,其时正值春笋旺发,“春笋烧步鱼”成了一味江南经典名菜。土步鱼天菜芯羹也是一味上乘的羹汤。此比之于右任推崇的石家饭店“鲃肺汤”,周作人先生赞赏的石家豆腐羹,不知要好吃多少倍。周作人诗云:“多谢石家豆腐羹,得尝南味慰离情。吾乡亦有姒家菜,禹庙开时归来成。”诗中的姒家菜中就有“烧土步鱼更好”之说,所谓姒家菜,实际上就是“好便菜”,也即应时菜肴。在春天,土步鱼的名贵在河(湖)鲜菜中,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现代散文大家周作人向往“清茶淡饭”。他的谈吃文章没有什么大吃大喝,几乎大部分都是平民的清淡的小吃。然清淡之中,追求的是清淡和腴润的统一之美:清淡而不寡淡,腴润而不肥腻。宛如他的文章的风骨。

可见清淡和腴润的对立统一,最后还是融合于清淡本味之中,这是浙东人饮食文化至真、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人生亦是如此。每个人在漫漫一生中品尝过千百种滋味,而最本真的味道终究还是平淡从容,回归初心!

2025-03-08 □朱峰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2630.html 1 3 春日时鲜土步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