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夫
雨水节气已过,却还是寒气逼人,四明山上下起了今年第一场大雪,人们纷纷拥向山上去赏雪。虽然雪地驾车有风险,交警有管制,但还是挡不住人们赏雪的热情,车流量比平时增大了不少。对于每年看惯了雪的我,却不以为然,既然下雪去不了四明山老家,索性车头一转,去溪口沙堤村探梅。
踏进沙堤村精品花木园,只觉得眼前一亮,各种造型独特的树木花木成行成排的栽种在马路两旁的田地里,种在用水泥砖砌成的圆形花坛里(利于起挖),成了巨型盆景。一棵大茶梅树足有四五米高;一盆杜鹃花直径足有三四米;罗汉松修剪成一个个圆盘状……最吸引眼球的是形状各异花朵开得正艳浑身粉红色的龙梅树。远看,有的像尖塔,有的像大伞,有的像垂柳,还有的像张牙舞爪的巨龙,龙爪上花儿朵朵;近看,同一棵树上,有的还是花骨朵,像个圆溜溜的小红球;有的半开,正咧嘴笑;有的怒放,粉嫩重叠的花瓣舒展着,白色细密的花蕊上沾满金色的花粉,清晰可见,凑近闻闻,幽香扑鼻。
从小我就认得梅树,我的家乡就叫梅树孔村,虽然没见过家乡巨大的古梅树,也没见过古梅树枯死后留下的大孔,但山上开白色花朵的野梅树倒是很多很大,小时候也摘下过很多树上的果子,很酸很酸。后来见了人工栽种的红梅树,花朵盛开,满树火红,非常夺目,成片的如晚霞。而更漂亮更昂贵的龙梅,去年才知晓,那是媒体报纸上获知的。我也能区别红梅和龙梅的不同之处,红梅枝条向上生长,比较坚硬;而龙梅枝条垂下,比较柔软,但两者花色花型几乎相近。
我现在居住的所在地也有花农大片栽种,有一棵栽种在庭院里的龙梅树是经过他亲自嫁接而成的,分成两层,条条枝条向下倒挂,冬天没开花的时候远看像垂柳,一开花美得路人驻足观望,啧啧称赞。
如今看到沙堤村的龙梅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奇特的造型都是经过农艺师几十年的精雕细刻、巧夺天工而成的。有的枝干舒展、有的树干扭曲;有的分层设色、有的飞流直下;还有的树干遒劲苍老,乌黑斑驳,布满青苔,看起来好像缺乏生机,却冷不丁从树孔里长出蕨类植物或从某一段斜生出一个开着花儿的碧绿枝条,重新换发勃勃生机,大有枯木逢春的感觉。歪歪扭扭,层层叠叠,红红绿绿,在我看来这哪是一棵树,而分明是一件精美无比的鲜活的艺术品。
虽是阴天,寒风阵阵,拍照效果不太好,但还是有很多人在观赏在拍照。深深一闻,淡淡的幽香阵阵,要是太阳一晒那更是香气扑鼻。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是无数文人墨客所赞颂的,梅和松竹称为“岁寒三友”,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是品格、灵魂、骨气的象征。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启示我们欣赏他人优点,认识自身不足,努力提升自我。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意思就是: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只有梅、雪、诗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可见诗人高雅的审美情趣。
忽然,我想到,如果前几天这里也下了雪,下到了梅花上,红梅映雪,更是锦上添花,更有观赏性,更能吸引众人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