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回信啦 双向奔赴的暖心

近日,读者“徐徐”给宁波图书馆写了一封告白信(本报2月21日A2版曾作报道),字里行间皆是对图书馆的热爱,这封信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关注。而宁波图书馆也迅速给出回应:

亲爱的徐徐:

展信佳。

收到您的来信,我们无比欣喜。我们既感动于您对图书馆的深情厚谊,更欣慰于这里能有幸成为您人生转折的见证者与同行者。在此,向您顺利完成博士学业并踏上大学教师岗位致以最诚挚的祝贺!您的故事,是对“知识改变人生”最生动的诠释,也是对我们坚守初心最温暖的回应。

图书馆是为每一个追梦人而存在的港湾。近年来,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全体市民的支持,宁波图书馆的馆舍、设施、资源、服务都有了质的飞跃,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无数个清晨开馆时读者们匆匆的脚步,深夜闭馆时键盘敲击的细响。这些画面,恰是图书馆存在的意义。

福庆馆自助图书馆的那盏明灯,夜班同事的轻声细语,3元夜间停车的“温柔约定”……信中的这些细节,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褒奖。您提到的遮阳棚问题,今夏我们将延长可伸缩式遮阳装置,并增设喷雾降温设备,愿为排队等候的读者撑起更大一片荫凉;食堂餐食,我们正与专业餐饮机构合作,在保证平价的基础上提升菜品质量,期待未来能为每一位有就餐需求的读者端上一份满意的餐食。

其实,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从来都是双向奔赴的温暖。您说感恩于这里的静谧氛围,而我们更想感谢像您这样的读者——是你们专注的身影让书架上的文字有了温度,是你们深夜的灯光让这座建筑有了灵魂。您提到的电动车充电桩,源于2020年读者的建议;食堂的外带区,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就餐需求而设。正如您所言,图书馆不仅是书海,更是人情交织的场所。在这里,每个求知者的需求都会被倾听,每个微小的建议都可能成为改变的起点。

如今,您即将以大学教师的身份开启新程,期待您会将图书馆给予的滋养化作春风,拂过更多学子的心田。欢迎您经常回图书馆看看,参加阅读活动,也可来“天一夜读”分享读书感悟。

“你只管好好努力,静心读书,我定温柔待你。”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服务,让不同需求的读者都能在此找到归属。因为我们深知:每一份对知识的虔诚,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个平凡人的梦想,都应当有枝可依。

此致

敬礼!

宁波图书馆全体馆员

2025年2月23日

●事件回放

2月14日,宁波图书馆的读者邮箱收到一封“告白信”。

信是一位叫“徐徐”的读者写的,信中回溯了她从2021年2月辞职考博,直至2024年12月博士毕业的经历,“除了在校上课,我读博士期间所有研究都是在宁波图书馆精心推敲、雕琢……”

那时候,为了更好备考,徐徐试过窝在书房苦读,也试过在咖啡馆辗转,最后选择了宁波图书馆的方寸书桌,“感觉学习氛围更浓厚!”

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每天6时到24时开放的宁波图书馆自助图书馆,“有时我早上7点多过来,自认为挺早,可总有人比我来得更早,总有人比我更努力。”

徐徐说,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自助图书馆。值班的保安从不催促,总是默默守候,或许是察觉到她怕黑,保安常常会贴心地陪她一起到地下车库取车。

2024年12月,徐徐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博士毕业。历经艰难跋涉,如今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她也即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开启新的人生赛道。

现在的她终于有更多心力去留意这个陪伴自己度过人生关键三年半的地方,也有更充裕的时间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图书馆,向孩子讲述这段关于“陪伴”和“坚持”的故事。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陈莹

2025-02-24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0274.html 1 3 图书馆回信啦 双向奔赴的暖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