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 从晨读开始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大地被温暖的光芒笼罩,一切都显得格外美好。

在这个季节里,大自然仿佛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树木开始抽叶,花儿绽放出绚丽的色彩,草地也变得翠绿欲滴。春风吹拂着脸庞,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花草的香气。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感受春天的气息。

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气候适宜,空气新鲜,正是读书的最好季节。读书不仅要印入脑海中,还要汇入心海里,这样读起来才津津有味,使人入迷,令人豁然开朗。那么,一天里的哪个时间最适合读书呢?我选择在美妙的清晨。

记得上小学时,每天早上来到学校,上课前第一要做的事,便是晨读。同学们捧着书本,朗朗读书声此起彼伏,响彻教室,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老师常跟我们说,要培养早晨读书的好习惯,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因为经过一夜睡眠,这时大脑最空灵最清醒,能记住东西。多年来,我将这一“真经”牢记于心。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而早晨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此时,人体各个部位尤其是大脑经过一夜的充足睡眠后,处于一天中的最佳状态,记忆效率高,晨读起来清新爽朗,兴味盎然。

我从部队开始,就有早起的习惯,保持到今天。先晨读后晨练,每天晨读的时间大约是六点左右。起床洗漱后先喝一杯温开水,然后便手捧一本书来到窗前,或坐到小区花圃旁的石凳上,或来到不远处的公园里、小河边,一面享受四周清新的空气,听着不时传入的鸟儿啁啾声,一面读起书来。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中,只感到岁月静好,精神丰足。

晨读的关键,不仅在勤读,还在于善思,要学会消化读书内容。如果只读不思考,就像鸭子吃田螺,整个儿吞下去,田螺是什么味道,一点都不知道。我每天晨读时,逐字逐句,慢慢体会,理解了这句的意思再读下一句,不像有些人的一目十行,而且一些我觉得重要的用词很好表达很妙的语句,会来回反复读。由于年龄慢慢偏大,记忆力有些下降,每次晨读时,我甚至会把头天的内容再翻看一下,以便接续。

从用脑科学的角度,晨读的时间不宜过长,我一般为40分钟左右。跟儿时晨读时一样,时间长了不仅大脑、眼睛会疲劳,兴趣也会减淡,不易于大脑的及时消化吸收与记忆。

关于晨读,还有哪些金科玉律呢?我想,一是要爱读书,从心底里喜欢,由此养成好的晨读习惯;二是要读好书,最好读那些营养丰富、对各方面进步提高有启发有帮助的经典名著;三是要善读书,就是要会读书,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然后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民族英雄郑成功说过:“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书在每个时代都是人类不朽的精神食粮。

你若读书,风雅自来。如果你的手头、桌头、床头,总有几本心仪的书籍,或倾心细读,或反复品嚼,便觉芬芳盈口,满心欢喜,实乃一生之幸事。

我因读书爱上写作30多年了,发表各类文学作品有30多万字。这些信手拈来的文字,除了勤奋外,就是肚子里还有些许”墨水”,而这些“墨水”很大部分来源于日积月累的阅读。其中,春天的早晨,我认为是一年中读书最好的时间。

朋友,让我们一起晨读吧,让春天从晨读开始……

2025-02-22 □汪志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0088.html 1 3 春天 从晨读开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