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大材小用”亵渎一个人的热爱

王军荣

2000年出生的南京女孩马雅,先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拿到本科学位,后在剑桥大学拿到硕士学位。2024年2月,她放弃生物医药企业的工作,成为上海动物园一名饲养员。上海动物园相关人士表示,近年应聘动物园岗位的高学历人才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国内外名校毕业生,他们都需要在一线饲养岗位轮岗至少半年。

2月20日澎湃新闻

饲养员的一天,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其间主要是巡视动物、打扫展区以及喂食,有时还要参与科普讲解等工作。如此的工作貌似普通人皆可胜任,而剑桥毕业生却当动物园饲养员,放弃看似“高端大气”的生物企业工作,投身于上海动物园成为一名 “饲养员”,众多人觉得名校毕业当饲养员是“大材小用”。

将名校毕业当“饲养员”视为“大材小用”,实则是一种理念上的偏差。难道名校毕业就一定得在“高大上”的行业工作?饲养员难道就不能是“高材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本不存在高低优劣的分别,每一种正当职业都理应受到尊重,都需要人才。况且,如今职业选择愈发多元化,工作更多是为了追求所带来的满足感与价值感,根本不存在“大材小用”这种说法。

剑桥毕业生成为动物园饲养员,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热爱。热爱是最为出色的导师,也是最为持久的动力。马雅从小喜欢逛动物园,尤其爱猫科动物。以前喜欢豹子,现在喜欢猞猁。出于喜爱,她本科选择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后来确定了动物方向,硕士研究生选择了剑桥大学的兽医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马雅就职于南京的一家生物医药企业,却谈不上多喜欢。当饲养员却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这就是热爱的力量。而且,如今的“饲养员”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工种。她不仅要把每天的饲养工作做好,还要做一些科研,针对动物营养学、疾病治疗等做更系统的研究。

质疑“大材小用”的人,通常是以功利的视角去评判他人的职业抉择。他们仅仅看到了名校光环和高学历背后所谓“应当”的职业路径,却忽视了当事人对于职业的热爱。热爱已然超越一切。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应当摒弃狭隘的职业观念,学会尊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切莫再用“大材小用”来亵渎他人的热爱,因为热爱本身,就是最为珍贵的财富,它能够让平凡的岗位焕发出非凡的光芒。

2025-02-21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99762.html 1 3 别用“大材小用”亵渎一个人的热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