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张女士在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上办理转账汇款业务时浏览了理财产品专区,发现近期理财产品收益远高于大额存单利率。她心动不已,于是将先前刚存入的大额存单取出,挑选了近一个月收益较高的产品,打算自行购买。购买前,根据系统强制要求进行了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评估结果为保守型,无法购买该产品。随后,张女士并未深入了解该产品投资特性,直接再次进行了风险测评,这次的评估结果为稳健型,她成功购买了该产品。
一个月后,张女士登录手机银行发现,该理财产品持有收益为负,心疼不已,多年来的积蓄,小心翼翼存定期,竟然在理财上亏本了。张女士来到附近的工商银行某网点,客户经理小王接待了张女士。听完张女士的抱怨,小王详细讲解了该理财产品的特征、投资方向及风险等级,并表示该产品允许不超过20%的份额投资权益类资产。最近,受到市场影响,该产品净值有所波动,影响了持有收益。张女士听完之后,倍感懊悔,当初看到收益就下单,并没有深入了解产品投向。后续,客户经理小王持续帮助张女士关注产品净值走势,并给出专业的投资意见。
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提示广大金融消费者理性选择理财产品:
1.重视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风险测评问卷应客观公正地填写,切忌为了购买理财产品而刻意提高风险评估结果,造成实质风险不匹配的情况。
2.明确自身情况,了解产品特点。投资者应树立理性投资意识,在购买基金、理财产品时,不应单单看收益情况,而应全面、细致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申购赎回规定等重要信息,结合自身理财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情况,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
3.分散投资、科学配置。不要把资金集中在一个投资产品上,可按比例分配到不同类型产品,降低单一产品波动带来的整体风险。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温馨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要理性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充分了解产品特点后再进行购买,谨防个人财产受损。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王俊杰 张宏伟 高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