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
腊月十七表妹结婚,打车去喝喜酒,遇一健谈司机。因是下班高峰期,约莫三四公里的路程,车子尾灯齐亮,连成一条红色长龙,不过司机师傅的心态极好,说比起之前,现在已经有很多人陆续回家过年,路况好了不少。
我听其口音,不似本地人,便问他老家是哪儿的。这句话好似一个小说的引子,引出了正文的一二三四五六章。司机师傅话匣子一开,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而我有一句没一句地应和着,不知情的人看在眼里,还以为两个人在说对口相声。
拉拉杂杂地聊了一刻钟,我将他的信息略作梳理,轮廓便清晰了起来:这位师傅姓姜,来自河南,到慈溪迄今已有25年。他原先是一名厨师,曾在慈溪大酒店负责做印度飞饼和北京烤鸭,后来年纪大了,转行开出租车。
我问他,你过年不回去吗?他说回的,22日北方小年那天回。虽然妻子和女儿如今都在慈溪生活,虽然自己的父母早已经过世,但是97岁的丈母娘还健在,小时候疼爱自己的舅舅、妗妗、姨、姨父也都还在,回家是每年年底必须要做的事情。25年间,他一次也未落下。说着,姜师傅指了指放于挡风玻璃前的一块牌子,同我介绍:大概从去年开始,根据规定,除夕至正月初七,宁波市巡游出租车每单可以加收10元春节服务费,今年相关的《告乘客书》也已下发,但他不打算挣这个钱。因为在他心里,回家是头一等重要的事情。
因为家里有老人,日常有孤寡、空巢老人坐他的车去医院,到了目的地,他不会送到就走,而是会小心地扶他们下车。“希望家里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能像我一样,帮他们一把。”一年没见了,不知道老家亲友的身体都怎么样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归期愈近,想家的心情也就愈发迫切。再有两日,他和妻子都打算歇工了,然后兵分两路,妻子去为丈母娘买奶粉、买衣服,为其他的亲戚朋友带些慈溪土特产,而他则想去市场里买点海鲜。25年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味蕾。姜师傅对于慈溪的饮食早已习惯。他说自己最爱吃梭子蟹炒年糕,梭子蟹价格不便宜,但好吃也是真好吃。每年回家时,还会“安利”给老家的亲戚。他说,等过两天,还要去买几只龙虾和帝王蟹,回家烧给丈母娘吃。“帝王蟹一只好几斤,葱油烩烩,香喷喷。”一边说,一边他还用手比划起来,大意是蟹太贵了,去年没舍得买,今年一定要补上。
“我们那里年味还很重,过年要贴门画、挂春联,还有各种各样的仪式,大街小巷热热闹闹的。春节要走亲戚,虽然不像我小的时候走到正月十五还没走完,但一大家子的人也会聚一聚,吃顿团圆饭……”我要去的终点到了,姜师傅仍旧意犹未尽。
我忽然有些感慨,心中有所牵挂,回家有所期盼,这不正是过年最大的意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