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穗
蹄髈,指的是猪的腿部肌肉和关节之间的部分,也叫肘子。有关这种食材最确凿的记载,当与项羽设鸿门宴有关。樊哙为了救刘邦,大胆闯入项羽设宴的大帐。项羽认其是一个英雄,“赐之彘肩”——把一只猪蹄髈赏给他吃。
作为四季常用的食材上品,就蹄髈本身而言,要瘦有瘦,要肥有肥,要骨有骨,要髓有髓,要皮有皮,要筋有筋……乃猪身上最精华、最好吃的部分。加之那肥硕、圆整的模样,象征着圆满、富余、实在,完全与人们的审美心理相吻合,亦使得过去的乡人非常看重蹄髈,对之有着一种近乎“崇拜”的偏好。
不仅逢年过节的硬菜,以及婚宴上的重头戏,必是蹄髈,甚至把它与姻缘联系在了一起。早年给人做媒有句话:“做得好吃三十六只蹄髈,做不好吃三十六记巴掌。”既是说做媒有风险,也看出蹄髈之分量也。
至于蹄髈的做法,尽管能做成熏蹄、金银蹄、走油蹄、椒盐白蹄等各种汤菜、热菜、冷菜,但当用在隆重场合时,一般都是红烧,取其色泽之美。
选家养猪的前蹄,用上好的酱油、冰糖、黄酒(考究的还会加八角、花椒、香叶),在柴火灶上的大铁锅中,经数小时如炼剑一样的反复焖烧而成。
正当酒过三巡,冷菜热炒事无巨细地轮番上桌,众人已吃得酒足饭饱之际,一只外皮赭红、汤汁上面汪着一层厚油的蹄髈,热腾腾、香喷喷地占据了餐桌最正中的位置,作为整桌菜肴当仁不让的的压轴菜,风头比全鸡、全鸭、全鱼还突出。由此呈现出来的饱满与丰腴,在那个肚里油水少,须借着年节、喜宴大吃大喝的苦难时期,能瞬间勾起舌头对美味的贪恋,令原本蒙眬的醉眼重新明亮。
分配蹄髈的任务,多由席中长者主持。抽出蹄肉中的一根匙形小骨,将整只蹄髈轻松剖开,趁热连皮带肉地分给众人,男女老少喜形于色地一起加入到“围剿”的行列。
女人们最爱吃皮,道是城里的女性都这么吃——对皮肤好。一大块皮,用筷夹住一卷,俗称卷“被单”。三口两口间,便化作油脂于齿间滋开,最后柔滑融化下肚,仿佛感觉自己也要随着化开了。孩子们则嚷着要吃肉,他们的想法单纯,只为尽可能多的填塞瘪塌塌的肚皮。然往往一开始势头极猛,等到几大块蹄髈特有的“栗子肉”塞下去后,便只有眼睁睁看别人吃的份了。最精明的是一干中年男人,他们早就盯准了肥肉中夹层的精肉,所谓“褥子”。该部位的肉,入口格外嫰,伴着丰盈肉汁直落肚腹,只留香气萦绕回荡在嘴里,久久不散。于是乎,边喝着酒,边有滋有味地大嚼蹄髈肉,屁股铆钉一般坐着,海量得很,不吃个底朝天绝不罢休!
兴许是红烧蹄髈油脂丰腴、齿间留润又不着一物的馥郁肉香,超越了时间,成为美食、团聚和幸福的象征。记得在某段最贫困的日子里,江南部分地区的家庭饭桌上,甚至出现过一种用木头雕成蹄髈形状,然后酱成红色的“木蹄髈”。即使难得烧了回真蹄髈,也是光看不吃的“看菜”。从初一到十五,反复“请客”摆个样子。客人不会下箸,如有小儿冒失,必会被打掉筷头。
真动筷子得等到正月半。此时的蹄髈,半个把月端进端出热了又热,红烧的颜色都褪成了粉红。现今想想,这蹄髈还有啥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