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 奏响共富新曲

▲学生研学。

东海的浩渺烟波中,隐匿着一座如诗如画的花岙岛,它静静依偎在象山的最南端。时光回溯30年,这座岛屿仿佛被遗忘的角落。然而,沧桑巨变,如今它跃升为全国网红民宿岛、“和美海岛”,成为长三角游客心驰神往的度假胜地。

花岙岛的命运,在2008年迎来了转机。

那年,象山“海盐晒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岙盐场作为这一技艺的传承基地被重新发现,开始受到各界关注。人们意识到,这里不仅有洁白的盐粒,更有传承千年的文化脉络。

2014年12月,花岙岛荣获省级地质公园称号。此后,国家级海洋公园称号的“加冕”,更让它声名远扬。游客纷至沓来,专家学者怀着浓厚的兴趣前来考察研究。

2016年6月,宁波将花岙岛生态岛礁建设列为“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重点项目,总投资1.76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生态绿道、海洋实验室、沙滩整治、海洋自动观测站、天作塘保护与修复等工程项目和4个软课题项目。蓝湾复蓝的第一步,就是把破损的海堤“补”起来。

花岙岛村党总支书记杨法增介绍说,以前刮台风,海水会冲到家门口,经过修复后,塘坝往上抬了,哪怕台风来袭,海水也再没有进来。

还是在2016年,花岙盐场也迎来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当地政府及盐场董事会与宁波信丰泰盐业发展有限公司多次磋商,决定委托该公司承包经营盐场第一期15年。至今,公司已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对盐场基础设施及生产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目标是建成一个年产8000吨优质日晒海盐的生产基地。

2017年初,花岙盐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海盐晒制传承基地。随后,有关部门投资60万元建成了集展示、研学、旅游于一体的花岙盐场博物馆。《宁波晚报》记者曾多次前往花岙盐场,见证了它的转型发展。如今,花岙盐场博物馆里还存放着晚报当年整版报道的样报。

盐场负责人胡辉说,如何让盐场与花岙美景融合,做强旅游,让制盐可玩可学,是他们现在工作的重心。

2021年,结合当地渔家风味,他们开发了“满盐全席”。其中的盐焗小龙虾、盐水海鲜拼盘、盐煨海鸭蛋、盐水鸭、盐焗花生等菜肴一炮而红,成为游客必点菜品。之后,他们又打造了“我的盐里只有你”、非遗晒盐技艺IP形象“花岙晒盐阿伯”等文创产品。一到节假日,盐场研学就被预约满员。

为了助力花岙岛的文旅发展,《宁波晚报》小记者俱乐部多次组织小记者前往花岙盐场研学,孩子们跟着老盐工,体验从引海水、晒卤水到收盐粒的全过程;学校、机构定制专属课程,围绕盐文化讲述海洋生态、民俗传统,为文旅产业注入知识力量。曾经落寞的晒盐场,如今每逢假期人声鼎沸,非遗传承与旅游热度相互成就。

花岙岛上陆续开出了一些民宿。如今,“花岙客厅”建设正稳步推进,花岙岛旅游集散中心开工动建,“海风乡遇”共富滨海消费场景精品线呈现新风貌,古樟沙滩旅游业态逐步丰富。

和美海岛奏响的文旅共富新曲将在2025年翻开新的篇章。

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俞笠

2025-01-01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92639.html 1 3 生态修复 奏响共富新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