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别致的中式建筑、幽静美丽的农家庭院、徐徐展开的农民画长卷……冬日暖阳下的前湾新区崇寿镇傅家路村,一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可谁能想到,这里曾是无资金、无资源、无特色的“三无”贫困村。
80岁的沈建基是一名乡村诗人,从住房、道路、经济收入、村民精神面貌的变化到对傅家路村发展过程中的思考,他都一一珍藏进诗歌里。
2000年傅家路村刚刚完成四个自然村的合并。如何把新旧村民拧成一股绳?傅家路村做起了“头雁引领,网格化管理”的文章。村里划分了多个长条形片区,下设若干网格和先锋户联站。党建+网格,用好乡村治理“融”字诀。
村里的每一点变化,都吸引着沈建基的目光。他的诗歌充满对傅家路村惦念不忘的乡愁,他说:“我的家乡日新月异,路更平了,街更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亲身感受村庄发生的变化,我心里高兴,就想用诗歌的形式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
短短十余年,傅家路村一跃成为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美丽乡村特色村和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同时,盘活整合资源,打造绿色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布局休闲文旅经济新业态,建设塘角坊景观区块和美丽经济体验区,村民们办起了餐饮、咖啡馆,搭上“致富快车”,省内外游客源源不断而来。
塘角美丽经济体验区,咖啡馆、书画工坊、青瓷工坊、蝴蝶工坊等多种业态次第开放,这是傅家路片区迈向“共富”之路的一个产业重头戏。
2024年,村里又引进塘角里夜市、青瓷体验馆等业态,推出美丽乡村研学线路,形成集参观考察、菜单式培训、农产品展销订购、观光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村集体经济增收路径,以参观考察引流带动周边消费。
在村文化礼堂古色古香的场馆里,有众多村民捐赠的旧家具、旧瓷器、书画、农具、器皿。“120户家庭自愿捐了300多件器具,这说明富裕起来的农民需要文化,需要文化礼堂这个阵地。”傅家路村党委书记陈沸沸说。
《宁波晚报》迎来创刊30周年生日,舒建挺说:“我最喜欢看《宁波晚报》上关于植物、昆虫科普类的报道,特别是植物研究专家林海伦的新发现,每次拜读后都如获至宝。”
陈沸沸说:“一直很关注《宁波晚报》,这是一张弘扬正气的报纸,希望它越办越好,也能让更多人看到乡村振兴、治理所绘就的宁波‘田园诗画’。”
沈建基说:“那就借我创作的几句诗祝福晚报:前方有一盏灯始终为你亮着,趁大地尚未苏醒,夜色尚未褪尽,借着黎明的曙光,你播种星星,远处三江波涌,正是潮起潮落时,南风一路向北,已绿过长江黄河……”
记者 吴丹娜
通讯员 卓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