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27日,“穿越北京中轴线——孙平、刘正南插画展”应邀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行。
这组绘画是孙平、刘正南两位宁波画家,为北京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的人文历史科普绘本《穿越北京中轴线》所绘制的插画原稿。
据了解,该书于本月16日至20日,与北京出版集团的其他重要出版物一起亮相第76届法兰克福书展。
10月27日下午,刘正南还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为读者带来一堂“水彩映像:在色彩流动间发现艺术之美”讲座。
1
用做学术的态度画画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于今年7月申遗成功,入列《世界遗产名录》。
《穿越北京中轴线》一书出版于申遗成功前,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主编为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
一本以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图书,因何邀请宁波画家来绘?
刘正南表示,他与老师孙平曾合作绘制2022年出版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探寻中国的古建筑》一书插图,该书作者将他们推荐给了北京出版社。经过多轮试稿,孙平与刘正南的专业能力,以及认真和敬业的精神打动了编辑,最终选定他们一起打磨该书。
作为一本人文历史科普绘本,《穿越北京中轴线》注重史实。孙平和刘正南毕竟没有在北京生活的经历,为了绘画准确,他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在庞杂的历史资料中抽丝剥茧,寻找最佳的构图方式。
每张图动笔前,他们都会做详细的绘图脚本,拿不准的地方,与编辑团队反复沟通,不厌其烦地修改,甚至推翻重画,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贴近历史真实。
以天桥至正阳门一带为背景的《老北京城的商业娱乐中心》一图,堪称全书难度之最,创作耗时最长、人物最多、房屋最密集。
该图重点描绘市井风俗,其间,铅笔稿的创作进行了十多次修改和补充。编创团队研读了大量图书和地图,确定了胡同和店铺的位置,还邀请专家帮助回忆。
孙平创作了该图天桥部分,为了还原天桥市场的繁华,他精细地以“一个小时刻画一个人物、一个小时画一家店铺”的速度艰难推进。
当刘正南拿到原稿时,“仿佛听到艺人的弹唱声、小摊贩的叫卖声、远处传来的驼铃声,还有天桥上大户人家花轿队伍中传来的吹奏声”,在他的笔下,近千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人物跃然纸上,如一幅北京版的《清明上河图》。
当绘制《走进紫禁城》这幅超长图时,为了准确画出清朝时期紫禁城的全貌,刘正南对紫禁城内每一间房的位置,都对照资料仔细核对标注,反复与文字作者李想确认建筑位置及修建年代。
该图的铅笔稿和彩色稿总共用时三个多月,最终将72万平方米的紫禁城在纸上渐渐呈现。
编辑于蕊回忆:“当我收到画家寄来的原稿,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幅幅画时,那种激动、震撼和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在两位画家的笔下,永定门的沧桑、天坛的瑰丽、紫禁城的辉煌、什刹海的人间烟火……展现得淋漓尽致。”
2
当水彩画遇见古建筑
描绘中轴线是刘正南的一个梦。2012年,他和爱人陪双方的母亲一起去北京旅游,漫步在明城墙遗址公园,当他凝视古城墙的遗迹与现存之城楼箭楼交相辉映,仿佛看见梁思成与林徽因两位先生伫立于城楼之巅,目光穿越岁月风尘,凝望远方。
回来后,水彩画《记忆之城·林徽因和梁思成》顺利创作。画中,林徽因与梁思成用坚定的目光凝望着北京这条贯穿南北、宏伟壮美的中轴线,“从那时起,这条轴线就不断在我的脑海里重复映现”。
孙平是刘正南的老师,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他精通油画、版画、水彩画等多种技法,在看了《穿越北京中轴线》的提纲后,答应刘正南,由刘正南画建筑,孙平主要画人物,合作“寻梦中轴线”。
过程中,两人发挥各自的绘画优势,以干湿画法层层叠加的方式,将水彩画特有的灵动与虚幻淋漓展现,使古建筑更加壮美恢宏。画面上,他们用季节变化来推进时空的更迭,用北京雨燕代表故事的讲述者,陪伴读者穿越时空,观看北京中轴线上的人文奇观。
创作中,刘正南发现故宫“文渊阁”的规制正是仿效了宁波天一阁,而刘正南的幼年和学生时代就住在天一阁附近,这一点让他兴奋不已。
此次赴京展出前,“书蕴华彩——孙平、刘正南插画展”也曾应邀于今年7月在天一阁云在楼举行。从观众留言的内容看,多位北京游客对在宁波看到中轴线主题画展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喜,也对宁波和北京两座城市之间的渊源有了更深切的认知。
据了解,《穿越北京中轴线》一书目前已荣获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2024年度第一批出版奖励图书、2023年度中国童书榜“最佳童书奖”、央视网年度阅读盛典60本优秀出版物、《中国教育报》教师推荐的10大童书、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图书类重点项目等荣誉。
记者 顾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