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慎毅
中秋小长假收官,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中秋假期旅游总结显示,今年中秋虽然以短途游为主,但游客对于身边目的地的探索欲望显著增强,游览时长较端午小长假有所延长。除了回乡团聚外,赏灯看烟火、泛舟赏月、汉服游园等中式旅游方式火热,亦体现了当代人对节日传统习俗愈发深厚的情感。
9月17日上观新闻
综合媒体报道,这个中秋小长假的中式旅游,不管是回乡团聚,还是他乡赏月、游园,乃至网络社交平台上“找月亮搭子”话题火热,目的地大多都是县城。
事实上,县域旅游早就有火起来的火苗。美团发布的《2024年轻人县城旅居报告》显示,与“县城旅游”相关的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558%、大众点评评论及笔记条数同比增加100%;县城70%的异地订单消费者是20岁至35岁的年轻人。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等发布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全国1866个县域旅游总收入平均值、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同比分别增长了41.19%、35.18%。
今年中秋中式旅游方式火热,只不过因为“月是故乡明”,让县域旅游的火苗显得更亮。
年轻人为何青睐县域旅游?
近年来,悦己消费、乐活消费、国潮消费、人设消费等一系列新名词的出现,彰显出消费越来越向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求迈进,而传统文化恰恰就是人们精神需求的最大供给源,县城则是最典型的代表。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不管是从县城走出来的“小镇做题家”时刻怀有对家乡的惦记,还是出生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寻找父辈在县城的根,人们对疗愈价值、情绪价值的追求,注定了县域旅游会越来越火。
另一方面,县城文化日益得到弘扬,高铁直达县城,村村通公交,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已日益完善,拥有足够的接待能力和条件,都为县域旅游打下了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县城准备好了吗?
从目前看,至少一些县城还没有足够的准备。一方面,同质化是县域旅游最大的问题。这就需要县域一定要突出当地文化,将本地的特点与潮流文化相结合,去挖掘和重塑当地的旅游资源,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比如,今年中秋,乌镇重现“走月亮”习俗,游客可穿着汉服提灯走桥、月下畅游,周庄古镇推出灯彩主题游船,拈花湾推出戏剧生活节……
另一方面,则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保持住高性价比优势,提供更称心更多元的消费环境。同时,对越来越多下沉县域的消费业态,县城也要指导其镶嵌进县域文化的风情。
总之,当前中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县域旅游发展空间不可小觑。从中式旅游方式火热看,活用县域文化则是更为关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