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寒暑假,因为脊柱侧弯前来就诊的学生不在少数。“脊柱侧弯、高低肩明显、脖子倾斜,有的小小年纪开始含胸驼背……这些现象还是比较多的,我上周就接诊了十几个类似的病例,最小的年仅9岁,真的是要重视起来”。昨天,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脊柱外科李杰博士说。
9岁女孩脊柱侧弯 需要支具治疗
今年9岁的玲玲(化名)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女生,在一次义诊筛查中发现有脊柱侧弯,玲玲的父母带着她到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进一步诊治。
接诊的李杰副主任医师仔细检查后,发现玲玲双肩不等高,棘突连线成S型,腰凹不对称,骨盆不等高,弯曲角度(Cobb角)达到20°,是典型的“脊柱侧弯”症状,经影像科拍摄脊柱全长片后确诊。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日前复查发现她脊柱侧弯症状改善明显,弯曲角度从最初的20°,减小到现在的5°。
“医生,我们家孩子一写作业人就开始像‘毛毛虫’一样扭来扭去,总也坐不端正,在学校体检时查出来有脊柱侧弯,您看看情况严重吗?”10岁的星星(化名)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医院。
在与家属的谈话中,医生发现了端倪。“孩子总也坐不端正,或许并不是因为孩子在调皮捣蛋,或许是脊柱出现了问题。”经过检查,星星X光片上的弯曲角度小于10°,属于轻度的脊柱侧弯,目前骨骼还没发育成熟,需要密切做好随访、定期复查X光片。
特发性脊柱侧弯 多发于青少年时期
“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如果脊柱向左或向右的弯曲角度超过了10°,我们就被认为是脊柱侧弯。”李杰介绍,脊柱侧弯有很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特发性脊柱侧弯,这种侧弯大部分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因此被称之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一般来说,高瘦的女孩子更容易出现脊柱侧弯,女性发生的概率相比男性而言更大。“不同程度、不同年龄的脊柱侧弯,具有不同的治疗方式。”李杰提醒,发现了脊柱侧弯,千万不要过度恐慌,只要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大部分人都能通过康复训练、佩戴支具等保守治疗的方法来达到治疗或控制侧弯的效果。
但是如弯曲角度已经达到45°以上,骨骼发育已经成熟、外观畸形明显,甚至心肺功能受到影响,则需要进行脊柱矫正手术。
弯曲角度小于10° 需注重姿势管理及定期监测,正常保持年度体检+预防,防患于未然。
弯曲角度11°—20° 属于轻度侧弯,在姿势管理的基础上,需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加强脊柱旁肌肉力量。
弯曲角度21°—40° 属于中度侧弯,需要支具治疗+康复运动。
弯曲角度41°—45° 属于重度侧弯,需要微创手术+支具+运动治疗。
弯曲角度45°以上 属于严重侧弯,达到手术标准。
如何将脊柱侧弯
“扼杀”在萌芽?
李惠利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陈斌辉提醒,针对脊柱侧弯要尽早筛查、尽早发现、尽早干预。这套前屈试验检查可以帮大家简单自测:
让孩子脚跟并拢,双腿伸直,躯干前屈90°,双手合十,上肢垂直于地面,家长观察脊柱两侧是否对称。
如果有脊柱变形和肋骨抬高,会出现两边不对称,在医学上称为“剃刀背畸形”,考虑存在脊柱侧弯的可能,则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明确。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张林霞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