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遗憾方是人生

——读《历史的遗憾》有感

□童真杰

上下五千年,有着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读历史,能让人知兴替、明是非、辨善恶。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历史故事,如今收到《历史的遗憾》这本书,立马孜孜不倦地阅读起来。

“你看那人好像是条狗啊。”这便是丧家之犬这个成语的由来。而这个词最早指的人是孔丘,后世被称为“文圣”及“万世师表”的那个人。孔丘一生都在追求“仁”和“礼”,但他的出身又是那么的不符合当时的礼数。据传,他的父亲叔梁纥当时已经六十多岁,而他的母亲当时不到二十岁,所以两人只能偷偷在尼山居住,生下孔丘。孔丘从小家境贫寒,只能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他追求知识的写照。孔丘凭借自己的学识,闻名于四海,被各国君主“赏识”,也曾一度做到了鲁国的代理宰相,但终究因为“道不同”而弃官。他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弟子三千人,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但是,孔丘终其一生,奔走各地,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都不得待见。是呀!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谁又会静下心来打造一个主张“仁”和“礼”的国家呢?好在,那段时间的穷困潦倒、流连失所,后世也给它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周游列国”。说实话,孔丘在其73年的生命中,一直没有施展自己的抱负,他怀才不遇最大的原因就是生错了时代。若是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时代,他定然能够有更大的作为。所幸的是他能通过自己的才学,让大家还能读到《论语》、《春秋》,继而将儒学奉为经典,对他来说,也许就是最好的安慰吧。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士。《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元直走马荐诸葛”,而这一荐就荐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的一生。刘备第三次访问茅庐,诸葛亮正在草堂春睡,谁都想不到,那是诸葛亮最后一个安稳觉了。

水镜先生曾对刘备说:“诸葛亮的才能不亚于两人。”刘备问是哪两人,水镜先生回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而事实上,因为刘备的本钱太少了,所以诸葛亮前期做的是张良的工作,运筹帷幄之中;中期做萧何的工作,管理钱粮;到了晚年,又在做韩信的工作,南征北战,他一个人顶了汉初三杰的工作。司马懿曾向诸葛亮的使者了解诸葛亮的饮食作息情况,得到答案后,说:“食少而事繁,其能久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他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治理蜀汉各项事务井井有条,若非夷陵大火、上方谷大雨,诸葛亮能完成安汉兴刘的壮举也说不定。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去武侯祠凭吊诸葛亮,他们在内心喊一句:“丞相,我来看你了。”也许,这是寄哀思最好的方式吧。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首《满江红》的创作时间一直是史学家们谈论的焦点,我更倾向于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到入狱前这段时间写的的说法,因为此时此景,更表现了岳飞壮志难酬的心情。我小时候看过《说岳全传》,里面有岳雷扫北的故事。可在历史上,南宋王朝始终偏安一隅,直把杭州作汴州,一直向着金国俯首称臣。有人说,岳飞是愚忠,历史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例子比比皆是。可恰是这份“愚”,让他名留青史,成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明知回到临安有可能性命不保,可是最终他选择了“愚”,让这份“忠”得以延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在岳飞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现如今,西子湖畔,岳王庙前,秦桧和王氏长跪不起,所有人都感念岳元帅的忠贞与气节,这也许就是大家怀念岳飞的原因。

回顾茫茫历史,发现只有遗憾才能让他们这样优秀的人,在某些情形下,与我们的人生别无二致。遗憾,也许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

2024-06-30 ——读《历史的遗憾》有感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61232.html 1 3 有遗憾方是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