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中学语文组组长、正教授级高级教师 程载国
伴随着高考作文题的出炉,浙江采用的全国新课标1卷作文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高考语文结束后,我们邀请到了余姚中学语文组组长、正教授级高级教师程载国,来看看他关于此次作文的点评。
2024年全国新课标1卷作文试题继续沿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在风格上接近于2023年全国甲卷,材料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含标点共48个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程老师认为,对考生而言,这样的作文命题算是非常友善的。首先,审题基本没有难度,材料里的两句话,一句概述现象,一句提出问题,不兜圈子,不用隐喻,简洁明了。其次,对于材料中提到的现象以及问题指向,考生都会有话可说,而且答案具备一定的开放度。
他说,作为一场既有选拔功能又具引领作用的考试,高考绝不会仅仅从方便考生的维度来设计,试题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层次区分功能。在审题立意阶段,不同层次的考生会在如下两个方面拉开差距。
首先,是考生会如何理解立论的情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看似轻描淡写的背景交代,实则要求考生在此背景下展开讨论。据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观察,未经专业训练的学生在处理情境写作时常走极端,他们要么全文都在讨论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将情境当成立意的关键词;要么抛开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这样的情境限定,将文章写成“问题与答案”纯粹二元思辨关系作文。高水平的学生会在情境设置方面展现自己的驾驭能力,他们会将“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视作文章讨论的场域,而将“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当作讨论的焦点。考生的情境处理能力决定着这篇作文得分的下限。
其次,是考生会如何看待“问题与答案”二者的思辨关系。
答案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会不会导致问题的持续减少?这个问题的内核还是如何理解“问题与答案”之间的思辨关系。对于一名批判性思维水平较高的考生来说,“问题与答案”之间的关系是多向度的逻辑关联:从时间维度来看,问题与答案谁先谁后值得探究;从难易程度来看,提问题与解答案孰易孰难屡有争议;从因果关联来看,答案由问题产生,但许多问题也由答案有缺陷而来。考生的思维深度可能决定着这篇作文得分的上限。
当我们基于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背景来讨论“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答案才会丰富多彩。就答案的生成速度来看,对于同一问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回答会比最聪明的人类要快。但如果我们去追究其答案生成的过程,我们又会发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并没有回答任何问题,它们只是从人类提供的数据库中挑选适合这个问题的答案,加以综述而已。如果因为有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辅助,“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少了”,那并不意味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是寓示着人类的好奇心在不断减弱。于人类而言,那是灾难,绝非幸事。
基础教育承担着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使命,如果考生能站在人类命运发展这样的高度来讨论“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又能基于真实的情境,展现真实的思考,那他在立意上就超出同龄人一大截了。
记者 王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