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本报A5版刊发《已送餐7万余份 这个“95后”青年开了两家老年食堂》一文,讲述了“95后”青年华家宁在农村开设老年食堂,为老人提供公益午餐的故事。
报道一经发出,吸引了大批读者的关注。华家宁的公益之举不仅暖了一城人的心,更引来不少爱心人士上门送上力所能及的帮助。
“看到你们的报道后,当天下午就有人给我们送来了150个热气腾腾的酒酿馒头,说要给老年食堂的爷爷奶奶们做早饭吃。”4月19日,华家宁告诉记者,这两天老年食堂陆陆续续有爱心人士前来送关爱,“还有豆制品厂的代理商联系我们,说是要以出厂价为我们提供产品,也不收取运费,真的很感动!”
“我从小就和妈妈一起做公益,其实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有爱心人士共同的努力。我们老年食堂从成立至今,每一步都是多方力量的汇聚,可以说,这件事是大家一起做好的。”华家宁表示。
2021年,在发起创办清水湖村老年食堂时,华家宁就和几位志愿者朋友一同为店里装修,这些志愿者中,有的经营着小工厂,有的是普通的上班族,大家会在下班后一同来到清水湖村。为了节省成本,几个年轻人就自己“撸起袖子”干起来。整整两个月时间,几位志愿者将老年食堂布置得像模像样。
装修完毕了,桌椅餐具怎么办?华家宁创立了一个老年食堂公众号,发起了众筹。“我们想让大家认领一张桌子、一张椅子,或者蒸饭机……没想到很快就筹集完毕。”看到爱心汇聚的速度,华家宁被深深感动。
据华家宁介绍,老年食堂刚开业的时候,还有爱心人士骑着电瓶车来偷偷送过钱,坚决不留下姓名。“当时还有个大爷,他退休前是在食堂上班的,所以主动报名要给老年食堂配菜,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华家宁表示,“我们社会组织靠的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一群人,一条心,才能把事情做成。未来我也会和更多人一起,完成这份公益事业。”记者 朱琳 袁先鸣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