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遛共享与城市文明的 “双向奔赴”

【人物名片】

浙江小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波

2017年,共享经济浪潮兴起,我察觉到“机会来了”。基于对这一领域的观察,我决定涉足共享电单车赛道。

彼时,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违规投放等已成为各大城市的共性问题。

前期调研时,我了解到宁波当时是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城市,这给了我很大的底气。于是,我在宁波创立了小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起初,我们在南部商务区投放了200辆共享电单车进行测试,没想到市民的接受度很高。而且,大部分市民做到了有序停放。

我便带着团队走上街头,跟着运维小哥一起挪车、记点位,摸清车辆停放症结。回到办公室后,我组织技术团队研发90°规范停车方案,并结合“图像识别技术+陀螺仪”约束车辆90°停放。再后来,团队推出AI视觉停车技术,将环境感知与算法运用在车辆停放精准检测上。

宁波用户的文明素养和我们不断完善的停放技术,让一辆辆停放在路边的黄色电单车整齐“列队”,如同一个个方块。

文明的氛围,成为我们发展事业的底气。“小遛”的覆盖区域不断扩大,投放数量也不断增加。

紧跟用户骑行需求,我们在细节上也下了许多功夫。每辆车上配备“风干消毒头盔”,实现臭氧自动消毒;车座材质达到IPX7级防水,雨天不积水;进入冬季,为车辆安装保暖手套……

“小遛”的车身上还印上了“90°一下,就爱了”“你认真停车的样子真酷”等文明标语。时尚简约的外观搭配整齐有序的停放,让“小遛”成了马路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文明沃土的滋养下,“小遛”在宁波“遍地开花”。带着“宁波模式”,“小遛”走出宁波,走向全国,文明理念也随着一辆辆电单车不断传播。如今,“小遛”已经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突破9000万,总投放车辆超20万辆。骑行守交规、佩戴头盔、爱护车辆已成为绝大多数用户的自觉行为。

“小遛”的发展,不仅是出行方式的变革,更是城市治理智慧、市民素养与科技向善理念的同频共振。

(记者 徐丽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