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通,打通“任督二脉”
前不久,在位于慈溪坎墩的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站房及相关工程TYZF-7标段施工现场,随着旋挖钻机的轰鸣声,首根工程桩被精准定位,钻头破土入地。首桩开钻,标志着慈溪站站房主体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慈溪站是通苏嘉甬高铁全线单体投资最大的车站,主体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项目预计2027年底建成,作为宁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先头部队”,慈溪是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的12个全球功能性节点之一,也是宁波都市新城区之一。通苏嘉甬高铁的建成,也将大力促进宁波、上海都市圈之间的要素资源流动。
这是慈溪布局沪杭甬同城化交通体系的关键一环。“十四五”期间,慈溪以交通先行拉开城市框架——瞄准“一体化”,谋划布局“三横八纵”融合骨架路网,加快228国道慈溪段和中横线快速路建设进度;加快“同城化”,推动市域铁路宁慈线慈溪段建设进度逾80%,完善翠屏山中央公园北麓环线交通体系,规划布局余慈东西高速、G1531高速、宁波大道、翠屏山大道、东海大道(329国道)、公园大道等高快速通道;推进“立体化”,前湾通用航空机场一期建成投用,杭州湾港区正式纳入宁波舟山港总体布局……
如今,一个“公铁空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正在慈溪加速成型,为城市能级跃升注入强劲动力。
市域铁路宁慈线建成后,慈溪至宁波主城区的通勤时间将大幅缩短,沿线居民可通过轨道交通实现“跨区上班、同城生活”,有效缓解地面道路交通压力。线路贯穿慈溪城区、观海卫、掌起等人口密集区域,并与通苏嘉甬高铁慈溪站“十字交叉”换乘,将强化慈溪作为宁波“北翼”的枢纽地位。
强中心,提升“城市能级”
每逢周末,明月湖畔总是人气爆棚。宁大科院、宁波F·Love室内乐团等组织带来音乐、戏剧、市集等多元活动,将这里打造成艺术与生活交融的“城市会客厅”。还有文创美食、国潮主题、非遗、公益等各类市集,丰富消费文化生活……
如今,明月湖一带正逐步展现出慈溪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城市气质,集聚新城核心圈人气,满足市民对文商旅更丰富的体验感。这是慈溪不断提升“城市能级”的一个生动注脚。
在城市建设方面,慈溪摒弃“摊大饼、四面开花”的传统做法,着力提高中心城区的首位度,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为重点,打造品质魅力之城。
在精心塑造明月湖文化IP、提升城市魅力的同时,慈溪更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商业能级与城市品质同步跃升。投资17.8亿元的新河坊商业街区于2023年底开业,有机融合水乡底蕴与现代消费潮流,迅速崛起为城市滨水商业新地标,年客流量超1400万人次,年销售额达8亿元。
过去五年,慈溪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环创—新城河城市经济带加快打造,明月湖文化商务区跻身省级“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完成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640万平方米,新开发商品住宅38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49.52平方米;中心城区路网总里程达365公里,公共停车位超2.7万个,城市承载力显著增强。慈溪中心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开,“一心双核四片区”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达52.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81.6%。
城市赋能,“美丽”向乡村纵深延展。“十四五”以来,慈溪创成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周巷万安庄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美乡村覆盖率达45%。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跻身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成为“省首批大花园耀眼明珠”。城乡之间,正以不同的笔墨,共同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现代化共富画卷。
通过“强中心”与“美乡村”的双轮驱动,慈溪正在实现城市能级的全面提升,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空间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