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珊
“文旅融合”的实质是文化中的旅游性与旅游中的文化性相互统一、互相赋能。文化是旅游的内涵,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两者的融合将促进彼此产业链的互补与增值。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拥有丰厚的海洋文化和旅游资源。立足海洋文化资源,促进海洋文旅深度融合,已成为宁波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对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强化海洋文化内涵建设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泉,也是旅游业的灵魂。要依托宁波海洋文化历史资源,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进行创意化、产业化创新改造,在提升海洋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方面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聚变。
一是彰显渔文化非遗特色。以国家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核心,推进渔文化专题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宜游化改造,将渔文化与创作空间、众创空间、阅读空间、休憩空间等进行融合,创造互动的文旅生活新空间;挖掘渔家乐、渔文化等非遗独特内涵,提升游客的观感与体验;加强与专业艺术院团机构合作,打造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高的旅游演艺;高质量策划开渔节、海钓节、海鲜节、三月三等海洋节庆品牌,放大节庆效应;培育一批餐饮名店、名菜、名厨,加快建设一批规模酒店、海鲜餐饮排档集聚区(街区),打响海鲜餐饮品牌。
二是焕发渔村文化生机。宁波海岸线漫长,全市有90个渔业村,其中莼湖镇桐照渔村、石浦镇东门渔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最美渔村”。创意改造和提升明古城墙遗址、门头古灯塔等历史遗迹,挖掘并活化天妃宫、妈祖像、“三月三踏沙滩”“妈祖赛会”“六月六迎神赛会”“七月半放海灯”、渔民号子、船饰习俗等渔村文化资源,拓展提升开洋节、谢洋节等节庆旅游的文化内涵;以船模、鱼灯、鱼灯舞等特色文化产品为基础,创意制作渔具渔饰、船模贝雕、海洋标本、剪纸渔民画、海产品海鲜菜肴等文创旅游产品;加强渔村规划策划,找准特色与定位,借助微博、微信、马蜂窝旅游、小红书、抖音视频等新媒体,打造网红渔村景点。
三是挖掘港口文化内涵。宁波港具有1200多年历史,融合了古港口文化和现代港口文化。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将港口博物馆、港口文化节打造成为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区域标志性景观;把港口工业魅力与区域特色历史、文化、艺术相结合,把文化和情感内涵渗透到旅游产品中,打通港口工业与旅游之间的脉络,通过体验、参与等形式建立旅游感知。
打响海丝文化旅游品牌
作为海丝启碇港,宁波要深入挖掘海丝文化内涵,营造时空代入感,将海丝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向游客展示更为生动形象的海丝文化特征,增强游客文化体验。
一是开发海丝旅游产品。以海丝文化为主题,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海丝旅游产品,全力培植本土化的海丝文化旅游品牌;将海丝文化与会展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形式相结合,积极拓展海丝旅游发展新领域,打造海丝旅游消费新潮流。
二是打响“甬风运河”品牌。深度挖掘宁波运河沿线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促进运河文化与旅游融合、文物保护与古城镇街区修复融合、运河文化与海洋文化融合,优化江海(河海)旅游线路建设,打造领略运河风情、海洋魅力的旅游品牌。推动邮轮游艇旅游产品高端化,深入推进梅山国际邮轮港、石浦内河邮轮码头建设,针对观光赏景、休闲度假、摄影摄像、运动娱乐等不同细分市场,设计专项游船、游艇、摩托艇旅游路线和专题产品,提供休闲垂钓、主题摄影、微电影拍摄、婚庆典礼等旅游创意产品。
三是擦亮海商文化金招牌。以宁波商帮为代表的海商文化是宁波海洋文化的亮点。要充分挖掘宁波商帮“向海而生”的开拓精神、“商行天下”的甬商智慧等内涵,打造商帮文化旅游品牌与精品路线;大力推进商帮文化参与体验式旅游,加快推进商帮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跨界联动打造以“海丝宇宙”为核心的影视IP矩阵,开发跨媒介叙事体系,通过影视主线和衍生支线的双线并行方式,创作以海商为主题的影视剧、沉浸式剧场作品;开发“数字海丝”元宇宙平台,运用AI技术虚拟复现宋代明州港、海上丝绸之路航路,增强海丝文化传承活力。
丰富海洋文旅产业业态
以文化逻辑重塑海洋文旅场景和产品形态,以产业逻辑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实现海洋文旅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一是打造特色海洋休闲体育产业。以杭州亚运会帆船(板)、沙滩排球赛事落户象山为契机,大力发展帆船帆板、摩托艇、水上滑翔、沙滩运动、休闲海钓等休闲项目,打造亚洲知名的帆船等水上运动基地;加快推进中国·浙江海洋运动中心(亚帆中心)、梅山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宁海湾国际游艇俱乐部等项目建设进度;利用象山港、宁海湾、梅山湾等得天独厚山地资源和海洋资源条件以及姚江、甬江、奉化江、东钱湖等生态水系资源,以系列化体育运动赛事为基础,以塑造国际品牌和开发精品旅游产品为重点,打造亚洲知名山水运动康体旅游产品和体育赛事项目。
二是打造海洋度假娱乐产品体系。发展海洋度假旅游,加快推进中国渔村二期等项目建设,以海洋度假产品为基础,重点发展海岛民宿、休闲海钓、海洋牧场捕捞、海洋灯光秀、海上餐饮、海上婚庆等深度体验式海洋旅游产品;发展海洋游憩娱乐,升级石浦渔港古城等标杆项目,建设杭州湾海洋主题公园集群,联动三湾打造“北纬30°最美海岸线”、莼湖风情渔港特色小镇等重点项目。
三是打造“陆、海、岛”一体旅游格局。目前,宁波海洋旅游主要以滨海游为主,海岛游、深海游和海底游比较欠缺。加快发展以康养、商务、休闲、度假、体育、节庆等高端旅游方式为主的海岛旅游,可以有效突破宁波旅游业发展瓶颈,克服淡季影响,增加游客逗留时间,实现从传统旅游向全域旅游和深度旅游等新兴旅游模式的转换,形成“海洋+旅游+康养”的海洋旅游健康增值产业体系。
(作者单位:宁波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