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推动新能源产业提质发展

刘尚海

新能源产业作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正进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关键期,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应用场景和市场规则均在发生深刻变革。宁波要积极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

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

一是新能源政策深化调整,产业市场化程度加快提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印发实施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提出加快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逐步扩大绿电强制消费考核行业,开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试点,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要充分认识到新能源产业在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下将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宁波要前瞻谋划、系统布局,抢抓发展机遇。

二是新一代能源技术加快迭代,新能源产业加速提质向新发展。当前,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例如,以TOPCon为代表的光伏技术不断刷新转化效率世界纪录,大兆瓦风机、超长叶片技术逐步成为主流,氢能“制储运加用”全环节加速突破,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型储能技术正加速成熟。与此同时,新能源技术正突破单一发电场景,向技术融合与系统集成跃迁。钙钛矿光伏电池、漂浮式风电、全固态电池等新一代颠覆性新能源技术正加速进入量产临界点,多能互补集成、多元储能协同等融合技术加速落地,将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宁波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带来的颠覆式影响,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新能源装机保持高速增长,新型电力设施成为关键保障。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突破,截至2024年,以风光为主体的新能源累计装机超14亿千瓦,较2020年增长160%,首次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且已成为电力增量和存量主体。考虑到能源转型提速、行业产能充分释放等因素,新能源装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30年总装机将突破30亿千瓦,较2024年实现翻番,对电网系统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宁波作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制造基地,要充分认识到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突破、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为宁波放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优势、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发展契机。

四是行业“反内卷”持续升级,推动落后产能加速出清。近年来,光伏、风电行业供给端的盲目重复建设,叠加全球贸易壁垒高筑影响,使得产业面临需求波动与资源错配的双重风险,导致光伏全产业链普遍亏损、风电全行业盈利承压。当前,“反内卷”成为重塑行业生态的核心抓手,国家多部门密集出台政策举措联手整治,明确要求淘汰低效产能、规范低价中标行为,推动企业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未来,“反内卷”政策将逐步深化为供给侧系统性改革,推动资源向技术领先、成本优势企业集中,市场向“优质优价”转型。宁波要主动落实国家“反内卷”要求,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加快探索“破卷立新”路径,推进新能源产业转型发展。

加快推进宁波新能源产业提质发展

宁波要顺应科技变革和市场化变革趋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展新一代光伏、深远海风电、新型储能等重点领域,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瞄准高转化效率光伏组件、深远海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依托“科创甬江2035”工程,重点攻关钙钛矿光伏电池、漂浮式风机等下一代核心技术。加强新能源产业专利前瞻性布局,支持新能源领域高价值专利进入快速审查通道。支持锦浪科技、日月重工等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新能源领域概念验证中心、技术验证中心、中试平台等,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

二是聚焦产业能级跃升,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支持东方电缆、东方日升等有条件的企业探索两业融合新业态,创新服务型制造模式,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服务链条,提供海洋工程服务、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系统总成总包、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和竞争力。积极响应国家“反内卷”号召,提升光伏组件效率、多晶硅生产能耗标准等产能准入技术门槛,引导低效产能改造、落后产能出清。

三是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优质企业引育。依托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南湾光伏储能产业社区等产业平台,聚焦装备设计、研发创新、集成总装等高附加值和薄弱环节,通过平台招商、链主招商、应用场景招商等方式,招引新能源制造业重大项目。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联合通商集团等优质国资平台,设立新能源产业基金,靶向支持新能源技术研发与项目落地。支持容百科技、德业科技等优势企业主导或参与新能源领域国内国际标准规则制定,积极争取产业话语权,成为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链主型企业。

四是聚焦新能源应用推广,开展多元场景建设。结合“好房子”建设全国试点工作,推动新建建筑加装光伏“应装尽装”,鼓励新建建筑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象山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支持象山开展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示范工程,积极打造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加快清洁低碳氢在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建设氢冶金、绿色甲醇、绿色合成氨示范项目。开展“风光氢储”一体化微电网、绿电直供等新业态试点。持续丰富虚拟电厂商业模式,开展聚合分散电力资源、增强灵活调节能力、减小供电缺口、促进新能源消纳等场景探索。

(作者为宁波市工业和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

2025-09-30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8525.html 1 3 抢抓机遇 推动新能源产业提质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