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底栖生物

记者 金鹭 见习记者 卢昕炎

深海,一直以来像一座神秘宝库,激发着科学家无尽的探索欲望。

有关北极科考的随行笔记中,记载着一个有趣的项目——底栖拖网。科学家使用一张网口宽约2米至3米的渔网,将其固定在近20公斤的铁架上,通过绞车沉入海底,捕捞栖息于海底的海洋生物。

尽管北极环境恶劣,北冰洋底却生机盎然。这里藏着美丽的珊瑚、“张牙舞爪”的海星、脸盆大小的比目鱼……科考人员会将打捞上来的生物初步分类,统计数量与重量,并用化学药品对部分样品固定保存,带回国内进一步研究。

在深海生态中,小型底栖生物同样至关重要。研究发现,线虫是小型底栖生物中的优势类群,约占所有计数生物的94%。它们体型微小却代谢旺盛,同等生物量下的代谢能力是大型底栖生物的5倍,在深海能量流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它们不仅参与底栖食物网的构建、消耗低营养级生物,又成为高营养级生物的食物来源;它们还通过自身活动促进微生物群落的生长,增强营养物质的交换和碎屑的再矿化。

然而,人类对北极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仍非常有限。深海采样难度大、环境复杂、成本高昂,加上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大陆边缘,导致极地深海盆地数据严重匮乏。

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影响北极海冰与生态系统,深入研究北极小型底栖生物群落已显得愈发紧迫。

2025-09-29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8335.html 1 3 奇妙的底栖生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