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贸会上,“低空+”飞出新天地

“千米之下”,宁波打开天空有多少可能?

各类飞行器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殷 聪 孙佳骏 摄)

记者 殷 聪 孙佳骏

当你逛展感觉疲劳时,天空中一架无人机缓缓降落,送来一杯刚做好的咖啡外卖。这不是电影片段,而是本届数贸会上的一个真实场景。

相比于往届,今年数贸会上低空经济的份量更重。在数智出行展区,一架架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整齐排列,一批批成熟应用案例的落地,成为宁波乃至浙江低空经济飞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甬企持续发力

“此次我们带来的4款无人机,涵盖了多旋翼、固定翼、复合翼三大类。”临舟(宁波)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唐禹杰说,自2020年在前湾新区落地以来,临舟科技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已成功研制10余款无人机,满足电力巡检、海岸线巡检、农业灌溉等多个场景。

此次亮相数贸会的六旋翼无人机是临舟科技的最新产品,最大载重量达15公斤。“更大的载重量可以满足更多的个性化定制。”唐禹杰说。

“千米之下,机遇无限。”虽然没有来参展,但宁波翼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昌永时刻关注着行业的新变化。

经过多年培育,翼新科技已在宁波成功开辟20多条无人机运输航线,打造出宁波首个低空经济商圈、首个低空经济智慧社区、首个无人机医院物资配送等新模式新业态,全力助推宁波低空经济迈上新台阶。

特别是去年8月,翼新科技在江北万达广场开通的首条“商场—社区”无人机航线,实现了外卖的“高空配送”,引来市民的高度关注。

吴昌永说,今年,省交通运输厅和省财政厅公布11个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鄞州区成功入选。11个地区“先飞”,就是为了积极探索、加快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

比如在低空新基建建设、低空运行管理模式、低空服务保障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力争形成制度性成果;推动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视觉感知等深度融合;推动低空飞行与城市物流、农村客货邮、文体旅、农林作业等深度融合;依托浙江山海资源禀赋,赋能山区、海洋治理,探索形成低空服务共富的改革成果。

“这些都将是宁波打开天空更多可能的有效途径。”吴昌永说,根据中国民航局预计,到今年底,国内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哪些想象空间值得期待

“相比于将应用场景作为首要发力点,我们更强调低空基础设施的‘先行定位’。”浙江圣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阳坤说,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提。目前,圣翔航空通过提供指挥室、停机坪、导航监视、气象设施、机库、停机位、助航灯光等一整套基础设施,已在全省打造了北仑区医疗中心停机坪等数十个落地项目。

本届数贸会期间,不少无人机、空中巴士等飞行器下方铺着一块蓝灰色的拼接“地毯”,这就是圣翔航空提供的ACF快拼式停机坪。它看似简单,却内含ACF软骨人工仿生吸能材料,能给航空器更好的起降保护。

同样关注前端市场的还有海卡航空。在其展区,一台无人机训练模拟器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它根据真实驾驶室设计,能够模拟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的操作体验。目的是高效、精准地训练超视距无人机驾驶员,通过‘陆地开飞机’的模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海卡航空董事长邓凯匀说。

在她看来,面对e-vtol等低空经济产品的快速崛起,前端的培训市场同样是块巨大的蛋糕。目前他们正和鄞州区商谈相关项目的落地事宜,有望在年内完成。届时,他们将为宁波提供低空业务培训、场景打造、维修保障等一系列服务。

“除了前端市场,我们还打造了共享无人机的应用场景,目前已在横店影视城、丽江、黄果树瀑布等旅游景区落地。”邓凯匀说,无人机配送的相关场景,也已在水蜜桃成熟期落地奉化,以进一步减少水蜜桃的损耗。

浙江极客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更加关注无人机提供的照明能力。

在极客桥智能装备销售副总柳海看来,无人机更适合应用于对时效性、便携性有更多要求的应用场景。比如应急救援时的照明,便携式的照明无人机可以不考虑场地的限制,更快地进入应急救援场地提供服务。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数贸会,与众多同行的交流,让我们受益良多。”唐禹杰说,众多低空经济的新应用场景,让其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在他看来,从载人出行、物流运输、农业生产到旅游观光、医疗救护,“低空+”的范围正不断拓展,潜力巨大,需要因地制宜扩展低空经济在服务业的应用场景。

“发展低空经济注定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需要技术的持续沉淀,也需要场景的不断落地。”唐禹杰说。

2025-09-27 数贸会上,“低空+”飞出新天地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8068.html 1 3 “千米之下”,宁波打开天空有多少可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