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补齐全球航线网络上的“最后一块拼图”
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开通,对港口来说有什么意义?
浙江海港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雪君认为,此次宁波舟山港引入北极航线的挂靠,为贸易运输提供了新选择,这条航线的运营,将进一步提升宁波舟山港的国际枢纽地位。这条航线大大缩短了运输周期,而且北极航线航行环境相对稳定,受突发事件干扰的可能性低。从战略层面看,它可有效减少被封锁或限制的风险,保障运输自主性和安全性;长远来讲,还能推动贸易格局多元化发展,增强全球贸易体系应对风险的韧性。此次快航的开通,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在全球航线网络上的“最后一块拼图”正式补齐。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到北冰洋,宁波舟山港全面贯通全球主要通航大洋,世界级枢纽港地位进一步巩固。
船公司:架起“冰上丝绸之路”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格局扭曲,物流供应链面临的挑战层出不穷,如何更好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实施,助力“双碳”目标落地,是海杰航运(香港)有限公司开通“中欧北极快航”的主要背景。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思考。
该公司首席运营官李晓斌介绍了这条航线的五大核心优势。
首先,航程短,运输效率高。该航线从宁波舟山港至英国最大集装箱港口弗利克斯托港的直通段只需要18天左右,对比中欧班列的“25天+”、苏伊士运河航线的“40天+”,以及因红海危机绕道非洲好望角航线的“50天+”,运输效率在国际贸易中极具竞争力。
其次,时效快,物流供应链降本增效提速。通过“中欧北极快航”,货物的库存量可以大幅降低40%,资金占用成本大幅削减,更快的供应链响应速度可帮助企业跑赢市场。
第三,适合“新三样”商品运输。航线的海况温度非常适合热敏货物和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商品运输,有效助力“新三样”出口。
第四,航线地缘环境相对安全。航线所经区域政治经济形势相对稳定,减少了海盗、拥堵、战争波及的风险隐患,提升了航运公司船队航行的安全系数,打通“冰上丝绸之路”,确保中欧供应链“第三通道”安全。
此外,碳排放减少。因航程缩短,碳排放较苏伊士航线减少约30%,较好望角航线减少约50%,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有着积极意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强大动力。
李晓斌认为,这条中欧之间的“第三通道”,架起了中国与欧洲主要贸易体之间的“冰上丝绸之路”,在历史性的集装箱运输规模和历史性的极致运输时间的加持下,将大幅缩短两地之间的时空距离。此次首航不仅是企业勇于创新和实践的体现,更是我国参与全球极地治理、推动国际航运规则制定的重要行动。
下一步,海杰航运将在冬季非可航窗口期内,加快打造东欧快航产品,继续为客户提供最便捷的中欧物流通道,推出经过苏伊士运河的“海运+铁路”联运产品,可在25天内到达中欧班列各个通行站点,实现两个季节航线的联动替代和持续发展。
“长期看,我们计划于2026年投入更多的冰区加强型船舶运力,初步实现夏季通航区间的固定航线布置,并且在通航的实践基础上,完善新造冰区加强型船舶的规范和设计,通过冰区加强型集装箱船队的建设,努力实现‘中欧北极快航’全年通航的规划。”李晓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