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10秒,宁波120再提速

本报讯(记者陈敏 实习生赖思嘉)昨日是“世界急救日”。据宁波市急救中心数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全市120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为9分10秒,比去年的平均反应时间缩短了1分46秒。

快一秒,就多一份希望。数据显示,急救响应每延迟1分钟,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就会下降7%至10%。

近年来,宁波120的响应速度持续提升:2022年14分37秒,2023年13分28秒,2024年10分56秒,今年更是跑进“10分钟”。

提速的背后,是急救网络越织越密。2022年底,宁波仅有73个急救点,乡镇覆盖率仅为43%。今年1月1日,《宁波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正式实施,全市院前急救点布局全面加速。目前,急救点数量已增至159个。

如今,宁波正逐步构建“城区10分钟、乡村15分钟”的急救圈。去年12月,海拔800多米的四明山章水镇杖锡急救点启用后,当地急救反应时间从1个多小时大幅缩短至15分钟,为山区群众和游客筑起生命防线。

如何实现更高效救援?宁波市急救中心质量管理科科长王钢向记者介绍,该中心推出了标准化急救模式,并持续加强急救人员培训,今年已开展9场次专项培训,覆盖全市1120名院前急救人员。

科技也在为急救赋能。覆盖全市的5G智慧救护车可实现多路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将患者生命体征、影像资料等信息无缝同步至接收医院,实现“上车即入院”。临床统计显示,使用5G救护车后,医患交接时间缩短5分钟至8分钟。

此外,宁波于去年自主研发并启用远程视频指导系统,在救护车到达前,通过视频远程指导现场人员实施初步抢救。截至今年8月底,该系统已成功开展视频识别与指导近4000次,其中市级指导心肺复苏168例,成功率接近20%。

2025-09-14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5780.html 1 3 9分10秒,宁波120再提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