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何丫 记者吴向正)根据民生实事项目集中征集月暨市民监督周活动安排,9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专项监督小组前往慈溪开展2025年水环境综合整治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2名市民代表参加监督活动。
监督小组一行来到观海卫镇徐家浦九塘、古塘街道潮塘横江五灶江闸实地调研,了解慈溪市徐家浦(七塘—九塘)河道整治情况、慈溪市中心城区扩大北排工程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水利局关于该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以及市人大代表慈溪中心组关于该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情况和2026年项目线索谋划情况的汇报。鲁华芳、胡引飞等市人大代表和市民代表围绕项目监督发表意见建议。
根据民生实事项目目标任务,2025年我市计划采用固堤筑堰、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布设亲水便民设施等措施,改善提升150公里农村水环境。截至8月底,我市已完成治理长度150公里目标,提前4个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在肯定该民生实事项目整体推进和监督工作后,监督小组指出,要更加持续深入开展监督问效,构建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覆盖的监督链条,真正把阻碍民生实事落实的堵点痛点找出来,推动政府积极改进,让民生实事项目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要通过开展集中征集月等活动广泛征集民声民意,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深入基层、深入民心。要更加精准高效开展线索转化,深化运用民情民意智能感知中心等人工智能平台,加强对民意线索的清洗分析、归集处理,精准识别群众关切。要完善人大相关工作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深度挖掘和表达群众新形态、差异化需求,力求项目积极反馈、有效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人民群众最期盼的刀刃上。
其间,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还征集了2026年民生实事项目线索,并听取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