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惠兰
“小时候总听爸妈哼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电视里一放这歌,全家人都跟着打节拍!”昨天,记者收到了腾讯认证音乐人廖天鹏的AI“桃花歌”。
自今年7月征曲活动启动以来,近百首作品从各地涌来。其中,近50首借助AI技术创作的“桃花歌”成为亮眼的存在。它们以新颖的创作形式、丰富的音乐呈现,让作品在数字时代有了全新表达。
作为一名“80后”,廖天鹏说,他深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分量,“能有机会为它的续篇创作曲子,我特别开心也特别珍惜”。
“看了歌词后,我第一反应就是要谱出李健老师唱的那种温柔的叙事民谣风!”廖天鹏认为,歌词里的细腻情感,特别适合用民谣慢慢唱出来。
为了让曲子更有宁波味儿,他特意在AI视频中加入了不少宁波元素,音乐编曲上巧妙融入民乐等元素,人声部分也设定成李健式的清澈嗓音。“没想到AI特别给力,曲风、乐器搭配、人声效果、视频画面都特别对味,比我预想的还要好!”
廖天鹏来自广西河池,但他对宁波并不陌生。他说:“提到宁波,除了香甜的汤圆,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万亩桃园的美丽景象,粉粉的桃花漫山遍野,特别治愈。”
音乐领域专家也给予这首AI作品较高评价:“作品采用的中国风曲风,十分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编曲中对民乐等元素的运用很有特点,既保留了经典歌曲传递的情感内核,又通过传统音乐元素的加持,让作品更具文化底蕴,与歌词中故乡情怀、家国情感的表达契合度很高。”
“我接触AI作曲软件才两个月,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对AI音乐创作有了全新的认知。”廖天鹏笑着说,“现在好多人以为AI作曲就是‘一键生成’,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廖天鹏解释道,AI更像是一个“全能乐队”,它能够为创作者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多样的编曲方案,拓展创作的可能性,但创作的主导权始终掌握在创作者手中。
“如果一个创作者没有扎实的乐理知识,不明确自己想要创作什么样的音乐,那即便有AI辅助,也很难做出好作品。”廖天鹏分享道,音乐人在使用AI创作时,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创作方向和表达需求,然后借助AI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才是音乐人用AI的正确打开方式。AI是工具,而创作者的创意和专业能力,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