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画好宁波版“富春山居图”

傅平均 市人大代表、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党委书记

这些年,宁波乡村旅游蓬勃发展、都市游客奔赴山海,印证了“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农村魅力,也展示了我市在乡村风貌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效。

我觉得,乡村整体风貌打造,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产业特点、特色农产品等因素,形成风貌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一些农产品优势明显的村庄,像杨梅、琵琶、水蜜桃专业村,也可以走风貌、文化、产业高度协同的路子。

要提升群众参与度,营造共建氛围。乡村风貌建设,农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所以要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在未来乡村的危房改造过程中,改建后的房子到底是中式风格,还是徽派建筑,或者是乡村风情,把多种方案公示出来,由村民投票表决,让村民选取最满意的风格。又比如在美丽庭院改建中,让村民自己设计、自己施工,村里邀请专家评选,设置一二三等奖,这样一来,村民参与积极性高涨,有的建茶亭风格,有的建园林风格,有的建假山流水,美丽庭院成为乡村风貌新亮点。

要避免建设同质化,培育多姿乡村。乡村风貌建设,最忌讳的是同质化建设,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比如有的历史文化名村村口建一座牌楼,书写村名和对联,展示其文化底蕴,目前全市有不少农村不管是不是合适,照搬照抄。又比如赏花经济兴起后,不少农村搞起了花海花田,出现美丽乡村都长一个样的现象。建议在乡村风貌建设中,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风貌,宜古则古,宜游则游,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建设多姿多彩的乡村,比如韩岭村,文旅业态丰富多彩;宁海葛家村,村落文化遍地开花。这些案例体现了乡村风貌的辨识度和多样性。(吴向正 整理)

2025-08-14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0667.html 1 3 因地制宜, 画好宁波版“富春山居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