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敏 实习生赖思嘉 通讯员戴栋宁)昨日,宁海第一医院,随着大屏幕上的数字地图亮起,宁波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智能防控平台正式启动。这个被医生称为“心血管健康智能管家”的系统,能预测心脏病风险,重点盯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肥胖这“三高一重”人群。
这个将覆盖全市10个区(县、市)的智能平台,是全域性心血管疾病防控系统,将改变宁波180余万心血管疾病中高危患者的健康管理方式。
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形势严峻,患病人数达3.3亿且日趋年轻化。在宁波,心血管疾病中高危患者180余万,其中极高危患者120多万,超高危患者40多万。然而基层筛查能力不足,急需智能化防控手段。
宁波市全新推出的智能防控平台,能像“健康雷达”一样精准锁定心血管高危人群。项目负责人、宁波市心血管病防治临床指导中心主任、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席专家陈晓敏介绍,这个由专家团队研发的系统实现了三大突破:智能预警,自动分析全市数亿条健康数据,用“红橙黄”三色标记风险等级;同质诊疗,基层医生一键获取三甲医院制定的个性化方案,包括用药和复诊建议;全程管理,从筛查到治疗实现数字化跟踪,实时监测血压、血糖等关键指标。
陈晓敏教授介绍,系统特别关注“三高一重”人群,能自动推送预警并生成干预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基层医生快速筛查,让防治更精准高效。
在宁海县梅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1岁的蒋阿婆来配降压药时,医生的电脑突然弹出“黄色警报”——系统自动识别出她是心血管高危人群。根据提示,医生立即为蒋阿婆安排了颈动脉检查,果然发现了血管斑块。
“以前要靠人工翻病历、算指标,才能判断风险,现在系统几秒就能预警。”接诊的胡医生感叹。陈晓敏打了个比方:“就像给每个市民配了个24小时在线的健康管家,只要你在宁波市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看过门诊、做过体检,系统会自动分析体检数据、电子病历甚至药房记录,发现危险信号立即预警。”
据了解,目前系统已在宁海、北仑、江北等地试点,明年将覆盖全市156家基层医疗机构,未来还将开通居民端微信小程序,让市民自己也能查询自己的心脏健康评分,接收个性化健康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