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范若思 廖佳瑶 记者 黄合
本版图片由宁波团市委提供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这个夏天,宁波团市委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关工委等单位共同开展了2025年宁波市大中学生“溯访红色根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自12所高校的313支“溯访红色根脉”系列团队集结出发,足迹覆盖乡村一线、革命老区、烈士陵园、历史纪念馆等地,以践行之思守护初心,以奋进之力续写新篇,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贡献青年智慧、青年担当和青年力量。
沉浸式寻访 以青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
走到历史的近处,感受灵魂深度的共鸣。这个暑假,这群“00后”青年通过“档案挖掘+科技复原”的创新实践,借助和历史人物隔空对话的形式,将红色历史转化为沉浸式学习资源,得到了一次灵魂洗礼。
“以前在历史书上看到隐蔽战线的斗争故事,总觉得离自己遥远。今天听了先烈后代分享的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才真正体会到那些‘伪装’背后是多么滚烫的信念!”宁波大学“烽火再燃·青力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邢同学说。
这个暑假,该实践团通过口述访谈、档案整理、红色文物电子化等多种方式守护抗战老兵的红色记忆,累计访谈120位新四军老兵及其后代,形成了超150万字的珍贵口述史料及98万字的珍贵档案资料库,以青春之力传播火种,让新四军的光辉事迹与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无独有偶,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潮甬浙东,红帆破浪”社会实践队同样以浙东新四军革命遗址及红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聚焦浙东革命故事整理、红色人物访谈,系统梳理浙东抗战历史脉络,绘制“红色地图”,结合实地探访拍摄纪实短片,集纳形成“大思政课”实践体系中的鲜活教材。
同学们纷纷表示,走访寻访本身,或许就是传承的意义——让当代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年,依然能触摸到当年那群年轻人用生命点亮的理想之光。
宁波团市委学少部相关工作人员说,今年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共宁波地方组织成立100周年。此次推出“溯访红色根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希望引导全市大中学生聚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主题,更好凸显“在基层中寻找定位,在实践中淬炼思想”的育人目标。
青春化表达 以创新语言激活红色基因
青年学生如何从浮光掠影的信息接收者,成长为主动表达的理论宣讲者?
这群“00后”大学生通过走到现场、走进一线,用“Z世代”喜闻乐见的形式重新解码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实现思政课“走新”更“走心”。
宁波工程学院的“山河记得”实践团队以李敏烈士的生活、斗争和牺牲为主要线索,以海曙区章水镇许岩村为依托,深入挖掘李敏烈士的英雄事迹,结合实地调研与AI视觉重建形成纪实性图册,制作复原战斗场景、烈士形象、当年战地地貌等数字图像与动画,吸引不少年轻人云端打卡。
浙江万里学院的“光影溯红源:袁牧之电影艺术中的红色基因解码”实践团队聚焦袁牧之的电影艺术,构建起影像采集、实地访谈与青年调研三线融合的复合式结构,以“影评+党史”的模式推动红色基因“破圈”传播。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甬上书虫”实践小队串联起河姆渡遗址、天一阁、屠呦呦旧居、甬剧艺术博物馆四大文化地标,通过解码“史书、藏书、药书、艺书”的传承密码,实现文化育人与思政育人同频共振。
宁波财经学院的“象上吧,影视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创新宣讲形式,以红色剧目展演、红色剧本杀、乡间宣讲、线上红色宣讲等方式深入基层,用青春语态讲述党的理论,让党的精神与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思政教育“潮”起来,不仅是高校育人机制成果实践的有益尝试,更是文化记忆再现与时代精神赓续的深层表达。
落地式转化 以青年担当赋能红色传承
在革命老区的田埂上,在抗战老兵的家门口,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宁波青年创造性地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将红色精神融入乡村振兴,在寻访中感悟、在传承中创新、在实干中成长。
宁波大学的“四明山下·文明乡风”团队聚焦横坎头“政治引领”、汪巷“文化浸润”及棠溪村“宗族治理”的地方治理智慧,总结梳理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梁弄样本”,为共探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提供浙东方案。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的“溯寻红色根脉,传扬抗战之声”实践团联合鄞州区潘火街道东方丽都社区开发“老党员方言课堂”,面向儿童创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系统形成“老党员方言亲历分享+教师启发式讲解+学生专业带教”的协同模式,打造出“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的红色教育新范式,让革命薪火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宁波职业技术大学的“红色印记·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打造《典籍里的红色密码》情景微课,以“墨汁粽子”“时空对话”青春化演绎激活红色经典;打造“红色直播间”实现典籍故事与宁海青蟹等助农产品的创意融合,深度解码省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党建联建+共富工坊”的振兴路径。
时代各有主题,青春一脉相承。
这场“溯红寻脉”之旅,既是年轻一代对红色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初心使命的青春诠释。在四明大地这块红色热土上,“00后”以“青言青语”深入基层一线,让思政教育成果落地生根、服务社会,续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