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正伟 金宇涵)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增加贷款投放;推动结构性政策工具增量扩面,再贴现资金投放大幅增长;用足长期性政策工具稳外贸、促消费、强科创……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系统积极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落地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宁波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昨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获悉,截至6月末,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6.1万亿元,同比增长8.3%;各项贷款余额4.5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今年新增2818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今年5月7日宣布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后,宁波市分行第一时间指导和组织实施。立足宁波制造业优势,将重点民营科创企业划分为“推动实现层”“精选培育层”“宣传引导层”,进行分层精选培育,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邀请交易商协会、中债信用增进投资公司等机构,为我市优质科技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开展专业培训。目前,债券市场“科技板”项目在甬深入推进,韵达股份在全省率先发行民企中长期科技创新债券,金额6亿元;宁波银行发行科创金融债30亿元,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科技贷款、科技相关产业贷款及投资科技创新债券等。
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积极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金融供给充裕。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93亿元,增加贷款投放能力1600亿元;用活传统再贴现工具,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重点领域,推出“甬贴通”再贴现机制,上半年再贴现投放金额30.9亿元,同比增长182.1%;用足长期性政策工具,落实浙江省分行“三个200亿”专项行动,支农支小再贷款限额使用率100%。政策期内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审批通过金额位居全省第一。
“上半年,我市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业、五大金融等重点领域贷款增幅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深入开展“金火炬”“数字甬金”“金色乡村”等专项行动,全面提升金融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