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竞秀:

笔墨绘青春 艺术向高峰

“青峰竞秀 宁波市青年美术作品展”现场

陈嘉昊和《晨暮渔歌》

翁赟烨和《大港新韵》

陈赛赛和《峭崖飞流》

范博远《万川一澜》

从河姆渡遗址的千年漆器光泽,到四明山巅的云雾流转;从渔港码头的市井烟火,到宁波港的塔吊雄姿……这个夏天,宁波美术馆内笔墨飘香、色彩飞扬。

7月23日,“青峰竞秀——宁波市青年美术作品展”在此拉开帷幕,90余件涵盖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综合材料等多个门类的作品,如一座座蓬勃生长的“青峰”,铺展出血脉传承的文化根脉与朝气蓬勃的时代气象。

周晓思 文/摄

文脉筑基:本土与时代的青春对话

“‘青峰竞秀’,是宁波青年画家对艺术高峰的向往与攀登。我们以笔为锋,蘸取时代的色彩,描绘宁波的山水灵韵、城市脉动与人文温度。”青年艺术家代表陈赛赛在开幕式上的发言,道出了参展者的心声。在她笔下,《峭崖飞流》以纯水墨勾勒出虚实相生的山水意境——四明山巅的云雾缠绕着峭崖,樱花掩映的楼台与飞瀑相映成趣,散点透视的自由笔法让游历中的感动在纸上自然生发。

“纯水墨最忌‘黑气’,笔墨稍重就显压抑。”陈赛赛坦言,为求“透亮”,她长期研究云雾虚实,“前年四明山杖锡村的晨雾,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樱花上,那种感觉瞬间击中我。”她以“留白”勾云雾,用“破墨”显山重,让传统山水焕发当代生机。

宁波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宁波美术馆副馆长魏惠东点评:“她个子小巧,笔下山水却有浩荡之气。没见过创作者的人,很难相信这么大气的作品出自年轻女性之手。云雾处理既有传统意境,又有当代通透感,打破了‘女性画山水偏柔媚’的刻板印象。”

陈赛赛的探索,恰是宁波青年艺术家扎根本土的生动注脚。

翁赟烨的工笔力作《大港新韵》,则将镜头对准新时代劳动者。塔吊林立的宁波舟山港背景下,女工们的身姿挺拔如碑,皴擦细腻的工装与坚定有力的眼神形成强烈张力。“这是一个纪念碑式的构图,她们打破了‘男性如山’的固有想象,是新时代的巾帼脊梁。”

为刻画这份精神,翁赟烨多次奔赴宁波舟山港采风,在象山船厂与女工们促膝长谈,用镜头记录下她们修补船体时的专注、休息时的谈笑,光是素材整理就耗费了三个月时间。“很多女工起初害羞地问‘穿着工作服拍照会不会不好看’,但当她们拿起工具专注工作时,那种力量感足以震撼人心。”

虽然翁赟烨笑称后期常改画到凌晨,但最终呈现的作品,既有工笔画的精致灵动,又有纪念碑式的磅礴气象,正如她所说:“我希望观众看得轻松,却能品出背后的深意,让女性力量在画笔下自然生长。”现场有观众留言:“劳动者的美如此动人,她们是港口最美的风景。”

薪火相传:传统与创新的双向奔赴

“两年前,我们在这里见证青年艺术力量的萌芽;两年后,更多新锐带着探索锋芒加入。”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夏秋耘在致辞中感慨。

作为市文联主办、市美协与宁波美术馆承办的品牌展览,本次展览聚焦45周岁以下青年创作者(个别特邀作者除外),既有30位特邀艺术家的中坚力量——他们中不乏浙江省“新峰计划”入选者、全国美展常客;更有61件公开征集的新锐作品,让初露锋芒的创作者获得展示舞台。

青年艺术家陈嘉昊深耕本土题材多年,渔港码头修补渔网的老渔民、造船厂叮当作响的敲打声,都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在其参展作品《晨暮渔歌》中,陈嘉昊巧用铜箔、银箔等材料,碰撞出传统与现代的独特火花,将渔港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也让地域记忆在新材料中焕发出别样的生机。“艺术不能离开生活,宁波的河姆渡文化、海丝文化是我们的根。”这位刚入选浙江省“新峰计划”的青年艺术家坚定地说,“地域文化不是标本,是流动血脉,需用新语言讲新故事。”

这种“老带新”的传承脉络,在展厅中处处可见。漆画创作者延续着河姆渡漆器的千年匠心,让天然漆在当代语境中流淌出新的光泽;综合材料作品则承接宁波“全国综合材料绘画重镇”的基因,将传统肌理与现代观念熔于一炉。有人以中国画追寻晚唐流传的《二十四诗品》中的意境,有人用油画捕捉都市发展的肌理,传统技法的坚守与实验探索的突破,共同奏响文化传承的青春乐章。

作为本次展览的主要负责人,魏惠东全程参与了展览的策划与评选,他坦言:“年轻人的艺术手法新颖、思想有锐度,他们用数字平板、AI打破传统样式,却始终锚定文化根脉,这种传承中的创新最动人。”

魏惠东进一步介绍,浙江省文联与浙江省美协长期推进的视觉艺术“新峰计划”,是全省青年艺术家的“成长标杆”,每年仅评选10个名额,竞争异常激烈,宁波全市累计有11人入选。而本次参展的青年艺术家中,就有8位是“新峰计划”入选者,其中,陈嘉昊便是今年新鲜出炉的入选者。“‘新峰计划’名额珍贵,宁波能有如此多青年艺术家跻身其中,充分彰显了本土青年美术创作的实力和厚度。”

平台为阶:成长与攀登的集结号角

“展览不是终点,是新征程的开端。”宁波市美协在展览前言中写下的期许,道出了“青峰竞秀”的深层价值。作为“文艺甬军”培养计划的检阅场,也是冲刺省级、国家级青年美展的蓄力站,这里不仅是作品的展示台,更是思想碰撞的交流场。

对青年艺术家而言,这个平台承载着成长的重量。陈赛赛正带着宁波元素备战全国青年美展,一张草图里藏着四明山的云雾;翁赟烨为《大港新韵》在画室熬过无数不眠之夜,只为让工笔细节既“尽善尽美”又“轻松灵动”;更多新锐创作者则通过展览找到了同路人,在交流中明晰创作方向。

“我们要把‘青峰竞秀’打造成宁波美术的金字招牌。”夏秋耘的话语掷地有声。从2023年的提名展到如今的全面展,这个平台始终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初心,让老中青艺术家在“传帮带”中携手前行。在宁波这片艺术沃土上,青年艺术家们正以笔墨为犁,在传统与现代的土壤中深耕,让艺术的“青峰”始终向着时代的高峰生长。

展览将持续至8月15日。这个夏天,不妨走进宁波美术馆,在笔墨光影间触摸青春的温度,见证一群年轻人用艺术为城市文化写下的生动注脚。

2025-08-04 青峰竞秀: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8560.html 1 3 笔墨绘青春 艺术向高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