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工科男赵文军:

以研发为本,构筑企业发展“护城河”

编者按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滚滚浪潮之中,总有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今日起,本报推出“党建引领 人才出彩”栏目,聚焦四明大地上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党员人才,重点讲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精彩故事。

记者 黄合 通讯员 袁佳琦

这个月,宁波众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市优秀共产党员赵文军始终处于“空中飞人”的状态。出差、开会、拜访客户,一项一项,紧锣密鼓。

“现在,‘先发优势’红利期越来越短。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加频繁地和客户交流,及时获取筛选信息,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争取在‘越来越卷’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他说。

都说“厚积才能薄发”。在自主创业之前,赵文军完成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本硕博学习,完成了在浙江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已在金属材料领域踏踏实实从事基础研究十多年。

2018年,伴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和争端的不断升级,而立之年的赵文军直观感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内涵。

“作为一名党员科研工作者,我的初心就是科研报国。始终怀抱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希望将理论研究与产业需求深度结合,努力为关键材料国产化突破积蓄力量、作出贡献。”赵文军说。

于是,就在那一年,他和团队小伙伴一起经过深思熟虑,组建了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团队,在海曙创办了宁波众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将创立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民族品牌作为奋斗目标。

“科技创新、研发攻关”,始终是众远新材料作为人才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成了企业一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秘诀所在。

2019年,一家国家级重点科研机构提出了关键装备制造中材料国产化的需求。当时该机构选择了3家备选单位同时推进,除众远新材料外,其他2家都是大型国有研发平台。

“现在回头来看,这个挑战确实风险很大。毕竟,我们只是一个刚刚成立一年、‘囊中羞涩’的初创公司。这样一个体量的攻关项目,需要经过小试、中试的漫长周期,而且需要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如果最终没有入选,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打击。”赵文军说。

好在,这是一个有战斗力有凝聚力的精干团队。

快速试错,快速决策,快速迭代,快速推进……在从“1”到“10”、从“10”到“100”的过程中,团队一边尽量在边边角角里抠出经费;一边则全身心投入,和时间赛跑,力求在新的技术路线上实现新的突破。

最终,众远新材料成功攻克了原有的技术难点,解决了高温合金材料国产化的难题,材料性能不仅满足甚至超越了进口材料的使用性能。2022年,公司顺利成为该“国字头”机构的稳定供应商,以千余天的奋战打赢了这一仗。

如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众远新材料攻克了无坩埚雾化设备研发、高温合金粉末性能优化等10余项行业技术难题,已成为国产高端金属粉体材料领域的标杆企业,目前主要生产的材料有近50种,2024年销售额达1.7亿元。

从曾经的“跟跑者”到如今的“领跑者”,面对日益贴身紧逼的竞争态势,如何精准决策、有效解决问题,持续把优势变成胜势?

赵文军认为,还是要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的优势,持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领衔的攻坚小队、设立“党员创新岗”,带领团队持续构筑创新“护城河”,让“用产品赢市场”的路越走越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宁波地方组织成立100周年。我将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党支部书记的示范效应,带头传承百年红色基因,在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一流企业的火热实践中建功立业,带领团队攻克更多技术难题,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贡献‘众远’力量。”赵文军说。

2025-07-29 “80后”工科男赵文军: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7560.html 1 3 以研发为本,构筑企业发展“护城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