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匠领“帮帮团” 助企破难

“帮帮团”成员助企解决问题。(受访者供图)

记 者 李睿清

通讯员 王 頔 周国全

“看到他们带着方案进来,就看到了希望!”尽管时隔大半年,但回忆起那场“技术救急”,宁波捷尔克数控刀具厂总经理杨元著感慨万分。

捷尔克是一家小微企业。去年底,企业接到一个定制喇叭腔体件的订单。若能生产出合格品,企业将获益一两百万元。然而,该产品要求一体成型,对企业的挑战不小。

投入15万元成本、一个月研发期将至,达标样品仍未出炉,杨元著渐渐没了信心。好在匠领“帮帮团”及时介入,为企业“疏通”了阻碍。

“点单”:上门服务助企业攻坚克难

匠领“帮帮团”,是一个由宁海县总工会推动成立的义务助企团队,专门帮助小微企业攻克技术难题。目前团队成员118人,平均从业年限22年,其中不乏劳模工匠、高级技师、高校教师。团队年均帮助企业百余次,仅去年就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超310个,助企节约技术服务支出2000余万元,拓展订单1.2亿元。

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本。在当地工会努力下,“帮帮团”成为宁海创新生态中的重要一环。“本来我们都快放弃了,但从县总工会得知,有这么一个‘帮帮团’,就抱着最后的希望一试。没想到上报需求的第二天,几位大师就上门了!”杨元著说。

为了帮助更多像捷尔克这样的小微企业,宁海县总工会依托“职工说事”品牌,构建起企业需求库,分级分类收集企业技术难题。目前,已有3628条技术难题入库对接。此外,宁海县总工会还通过入企走访的形式,摸清企业需求。目前,当地工会已服务企业1200余家次,收集需求超1850项,匹配链接匠企30余对。

前期对接有渠道,后续服务有保障。目前,“帮帮团”确立了最少入企两次的回访制度,对遇到特难技术攻坚的企业,入企次数增加。在捷尔克,从调整模具到改进工艺,甚至润滑油的涂抹方式,“帮帮团”都帮企业一一调试。最终,历时4个月,捷尔克的样品通过质检,多批产品投入生产,专利申请也提上日程。

“破题”:人才培养激发创新内生力

如今,“帮帮团”成员肩上的责任又多了一项——以人才培养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力。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缺乏人才是创新之困。以宁海县新梅工业社区为例,辖区内220家中小微企业或多或少面临技能人才不足问题。“没钱、没时间是企业难以培养人才的两大原因。”社区书记陈祎祺说。为此,“帮帮团”与社区联合筹备了模具工高级工培训课程,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首批50名小微企业职工提供技能指导。依托县劳模工匠学院、企业工匠学堂、职工学校等阵地,相关技能培训仅去年就开展了110场次,47名劳模工匠兼职成为技能导师。

此外,“帮帮团”还走出宁波,用“1名劳模工匠结对1名技术工人,辐射N名一线职工”模式,帮结对地区的企业发展。位于丽水的浙江浩南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就受益于此。通过5次集中培训,该企业职工成功掌握新技术,现在公司产能实现翻倍。凭借该方法,“帮帮团”培育出1000名一线技术骨干。

“用帮扶解企业一时之急,以培训解企业长久之需。从企业‘点单’到上门‘破题’,我们希望能用这些方法,激发更多企业的创新活力。”宁海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2025-07-22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5914.html 1 3 宁海匠领“帮帮团” 助企破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