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这个米团怎么总粘在手上呀?”7月16日,位于海曙古林的“蜃蛟米食共富工坊”里,10岁的张籽玄举着粘满米粉的小手,求助工坊负责人、“宁波阿嫂”陈亚芬。
当天,一场传统米食制作体验课在这里热闹开锣,二十余名孩子围在操作台旁,跟着陈亚芬和她的姐妹们一起学做宁波传统美食擂沙肩、金团等。
这群“宁波阿嫂”在海曙小有名气,她们用双手传承着家乡的味道,用匠心制作出令人垂涎的米食制品。
操作台上,刚出锅的糯米还冒着热气,旁边摆着香气扑鼻的芝麻、糖粉。陈亚芬先给孩子们演示擂沙肩的做法:取一小块糯米在手心搓成圆球状,再放进芝麻、糖粉里打个滚,圆滚滚的擂沙肩就做成了。
做金团,可就没这么简单了。陈亚芬边做边说,金团的外皮,需要用糯米粉和粳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揉成柔软且有韧性的面团,再分成小块,擀成薄片,就成了金团的“外衣”。
“看我的!”10岁的沈苒也学着陈亚芬的样子,把粉放在手心使劲揉搓。旁边的陈亚芬笑着握住她的小手:“慢点儿,要像给小宝贝按摩一样轻轻地揉。”在陈亚芬的引导下,沈苒的手掌慢慢找到力道,粉团渐渐变得光滑圆润。不一会儿,她就成功做出了金团。她还舍不得吃,用盒子装起来说:“这是我做的宁波味道,要带回家给家人尝尝。”
陈亚芬说:“工坊里的米食都是全手工制作,现在既能通过订单增收,又能在甬派的牵头组织下,带着甬城孩子们守住老味道,这样的‘共富路’走得踏实又暖心。”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了解宁波传统美食制作技艺,甬派、宁波民生e点通推出假期公益活动,将陆续带领200名孩子,走进“蜃蛟米食共富工坊”,一起制作宁波传统米食。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本系列活动提供爱心支持。
(记者 张璐 通讯员 祝莲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