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邬大为启发,他写过多首“桃花歌”

邬大为的亲笔题签。 (孙宇卓 摄)

记者 张芯蕊

连日来,“心愿·桃花盛开的地方”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读者来电来信,不仅是为一场征曲活动,更是为一朵在几代人心头灼灼盛开的“桃花”。

“我细细品读邬老师为家乡写的《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心潮起伏,思绪翩翩。”看到消息后,宁波82岁词作家俞广德难掩激动之情,连夜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

在他看来,唱响“桃花歌”不仅是为邬大为完成一场跨越45年的“桃花之约”,更是一代人的情怀与心愿。

为“桃花盛开”鼓与呼

当邬大为提笔再写“桃花歌”的消息传来,俞广德用“一惊一喜”表达自己的心绪。

“一惊,是感慨92岁的邬老思路还那么敏捷;一喜,是看见这首歌面向全球征曲!”在看到宁波日报、甬派上刊登的歌词《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后,俞广德反复琢磨了好几天。

“两首歌的歌名,都有‘桃花盛开的地方’,这是邬老的一种酷爱,也是一种深情。”俞广德认为,两首歌都牢牢抓住“桃花盛开”,联系在一起,就是一支军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号嘴’,《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是‘号身’,一气相连,悠悠动听”。

上世纪80年代,俞广德在宁波市有关部门工作,经常参与组织民兵训练。在他的记忆里,民兵训练小憩时,最喜欢唱的几首歌便是《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军港之夜》《洪湖水浪打浪》。

“这些歌的共性就在于,都是有生活、有情感的歌曲。”俞广德说,是生活赐予歌骨骼,是情感赐予歌灵魂,所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才能够成为一首传唱不衰的经典。

邬大为扎根乡土的创作情怀,也深深影响着俞广德。

2012年,俞广德在宁波奉化看到花海人海,联想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歌,灵感涌现,便打起了腹稿。“我也想借桃花之美,写社会发展之快,写人民生活之好。”俞广德说。

“生态世界铺展着好景色,春天的生命蓬勃红似火。”“日子红似火,满山桃花满山歌。”回到家后,俞广德又反复翻阅了邬大为的歌词,结合所见美景与个人感悟,提笔写下一首《满山桃花满山歌》。

有趣的是,这歌词在刊物《歌曲》上刊发后,吸引了来自衢州的青年音乐工作者孙建平谱曲。该曲目还获得2014年衢州市音乐创作金奖。

俞广德认为,这是因为大家都能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找到共鸣,为“桃花盛开”鼓与呼!

82岁,他仍笔耕不辍

“如果说邬大为是一位‘公共老师’的话,那么我也是他的学生。”俞广德的手边,总是放着一本《歌诗韵谱》,这本由邬大为花费6年时间编撰的“工具书”,他经常翻阅,受益匪浅。

书的扉页,是邬大为的亲笔题签:

歌声悠悠抒胸怀

诗情滚滚心中来

韵书伴您出妙词

谱得新曲唱时代

不敢辜负,所以笔耕不辍。

“在邬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下,我自2004年退休迄今,依旧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除了《满山桃花满山歌》,还写了《火红的桃花节》等‘桃花歌’。”俞广德说。

《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全球谱曲征集活动已启动,俞广德说:“这是一代人的心愿,希望《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唱响大江南北!”

2025-07-16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4657.html 1 3 受邬大为启发,他写过多首“桃花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