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跳停止到重获新生

惊心动魄的生死58分钟

本报讯(记者陈敏)“她活过来了!”昨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来的好消息让钱湖医院的医护人员热泪盈眶。年轻姑娘小文(化名)在心跳呼吸骤停后,经过镇、市、省三级医院的生命接力,成功完成心脏移植,即将重获新生。

6月14日12:53,钱湖医院120急救站点接到急救电话:患有遗传性心肌病的小文在家中突然倒地,心跳呼吸全无。6分钟后,120急救车到达患者家中立刻进入院前急救,并通过“上车即入院系统”将小文相关信息传输到医院急救中心。

13:10,救护车呼啸着驶入医院。抢救室里,一场与死神的拉锯战随即展开:持续58分钟高质量心肺复苏;累计使用31支肾上腺素;实施10次电除颤;完成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

医护人员的白大褂早已被汗水浸透,监护仪的警报声与按压计数器的提示音交织。“当时她的瞳孔已经开始散大、频发心室颤动。”急诊科主任卓驱病回忆道,“但我们相信,每多坚持一分钟,患者就多一分希望。”正是这份坚持,为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58分钟后,小文终于恢复了微弱心跳。

14:25,一个关键转折到来。面对随时可能再次停跳的心脏,钱湖医院启动了“救命热线”——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ECMO团队带着70斤重的“人工心肺”设备火速驰援。

“我们虽是基层医院,但通过医联体建设,能快速调动顶级资源。”钱湖医院院长胡勤勇指着墙上的应急流程说。在这家刚启用新急诊中心的基层医院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影16排CT等先进医用设备随时待命,“上车即入院”系统实现急救“零等待”,医护团队年均抢救800余例危重患者。

15:20,“人工心肺”开始运转。16:08,救护车载着ECMO维持的小文驶向市级医院。4天后,她被上转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7月1日完成心脏移植。

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这场生死营救完美诠释了分级诊疗体系的价值:基层“守门人”快速识别、稳定病情;市级医院接力提供关键技术支持;省级医院完成终极治疗。

在这场跨越镇、市、省三级的生命接力中,作为“第一棒”的钱湖医院更是展现出宁波基层医院的急救实力。“以前遇到这种患者只能紧急转送,现在我们能打好‘前哨战’了。”胡勤勇表示:“新急诊中心启用半年多来,我们已抢救800多例患者。这说明只要提升硬件、苦练技术,基层医院完全能在危急时刻大有作为。”

“没有基层医院扎实的初期抢救,后续即使再高端的技术也无从谈起。”李惠利医院一名专家坦言。

2025-07-15 从心跳停止到重获新生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4521.html 1 3 惊心动魄的生死58分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