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王 博
通讯员 钟一鸣 陈梦妤 姚雪冬
昨日上午,鄞州区明楼街道常青藤小区中心广场热闹非凡。该街道一次性启动105台服役20年以上的老旧电梯更新行动。
现场,居民代表及街道、社区、物业公司、电梯公司的工作人员并肩站在台上,同时竖起大拇指,共同见证这一幸福时刻。
“少些形式、多些实干,确保电梯更新这件民生实事稳稳落地,让居民早日用上新电梯。”常青藤小区业委会主任史春花说。
明楼街道位于宁波中心城区,住宅小区密集,不少建成年代较早的住宅小区正面临着电梯“老龄化”的困扰。
该街道共有25个小区,其中,既有电梯中服役年龄超20年的共105台。
高频的电梯故障,不仅给居民生活添了堵,更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小区公共维修资金雪上加霜。
然而,更新电梯需要大笔资金,居民们筹集资金意见难统一,这事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转机出现在去年夏季,宁波市出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实施方案》,并将部分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
这一惠民政策,犹如一场及时雨,为这些“高龄”电梯的更新改造按下了“加速键”。
这些老旧电梯的更新,离不开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的多方联动。
社区忙着协调居民诉求、对接资源;业委会一次次组织业主考察电梯公司、完善更新方案;物业公司则时刻盯着设备状态、跑前跑后安排电梯更新施工协助……
明园小区业委会成员李学来虽已退休,却主动扛起了“文秘”的担子,整理会议资料、撰写纪要,把电梯更新的每个环节进度都及时写成通知告知居民。
在世纪曙光小区,几名热心业主用暖心举动凝聚人心。每次召开业主代表大会,他们都会提前熬好一大锅绿豆汤带到会场,让大家边喝边聊。
常青藤小区专门组建了由业委会牵头,联动社区、物业公司、电梯公司及楼道小组长的志愿服务团队。施工到哪栋楼,就吸纳该楼居民加入,针对性提供帮扶:遇有老人、残疾人因电梯停用不便,团队便主动帮忙跑腿配药、代买蔬菜,全力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电梯更新也打破了“政府大包大揽”的模式——转变成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融合共治模式,三方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
明楼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正是这种‘居民事居民议、多方齐助力’的新模式,让工程推进得更顺、更快。”
目前,新电梯均已排产,将陆续运抵各小区施工更换,预计今年10月底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