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敏 通讯员 郑轲
【人物名片】
郑建军,宁波市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兼任无液氦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应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宁波市劳动模范、宁波市卫生名医、宁波市杰出人才等荣誉。
“党建不是写在纸上的口号,而是老百姓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温暖。”这句朴实有力的话语,出自宁波市第二医院党委书记郑建军之口。这位扎根医疗战线30多年的“老将”,带领团队把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种”进基层,让党建的种子在群众心田开花结果。
6月27日早上8:00,四明山脚下的四明山村礼堂内热闹非凡。“宁波二院的专家来给我们免费看病了,快去!”原来,宁波市第二医院医学实验党支部在这里开展“党建+健康基层行”义诊活动,肝病科、内科、泌尿外科、骨科等专家的到来吸引了广大村民。
这是郑建军倾心打造的“党建+健康”模式的生动写照。2023年初,他提出把党支部“种”进基层的工作思路,带领全院36个党支部组建党员先锋医疗队。两年多来,医疗队上山下乡深入海岛300余次,服务群众近3万人次。
“每次看到群众期盼的眼神,就更加坚定要把这件事做下去。”郑建军深有感触地说,把党建工作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避免“纸上党建”,让医护人员在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为给当地老百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质健康服务,医院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出“上山下乡入海岛”差异化帮扶策略,针对不同服务人群和健康需求,开展基线调查,精准掌握各基层医疗机构长短板,拟定个性化方案,因地制宜帮助成员单位发展。例如,一些区(县、市)山区较多,老百姓居住分散,卫生健康设施及人才相对匮乏,宁波二院与海曙区第三医院打造高山巡回队,穿梭在四明山脉;作为沿海城市,海岛渔民的就医需求与城乡存在差异,宁波二院与象山县红十字台胞医院共建的“牧海急救圈”,已成为渔民心中的“救护明灯”;针对镇海区居民老龄化问题,郑建军创造性地提出“一科跨院多区”同质管理模式,在他的推动下,镇海区中医医院2024年的老年病门诊量增至15000余人次,较上一年翻一番。
宁波二院目前已与27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医联体,覆盖城区、郊区、海岛、山区等不同区域。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没有围墙的三甲医院’。”郑建军表示,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党建+健康”模式,帮扶基层医疗机构,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偏远地区群众,真正将党建温度转化为百姓的健康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