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冯姝涵
为科学谋划宁波未来发展蓝图,市发改委联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依托甬派等平台启动“宁波‘十五五’、大家来建言”活动,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掀起热潮。
昨日,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自6月上旬开展以来,征集了大量意见建议,内容涵盖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生动展现了市民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与共建热情。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交通、区域协调、产业发展等领域吸引大量市民关注。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关乎市民的幸福感。在城市交通方面,部分未开通的地铁线路受关注。有市民建议,加快相关地铁线路建设进度,科学调整地铁换乘地面公交力量配置,进一步提升交通枢纽的连通效率,吸引人才与产业,释放区域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有市民建议,要引导科技企业结对子,实现互补增强;持续引育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生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打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关注重点群体需求
“十五五”规划编制,关注当下,更面向未来。
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于如何关心关爱各类人才,有市民建议,既要大力引进创新人才,也要重视本地人才的培育,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其中,一名即将出国留学的研究生建议:“希望宁波多一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加强人力资源渠道建设,我希望回国后能到宁波就业。”
“一老一小”关乎民生福祉,更是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增强国家发展韧性的大事。有市民建议,宁波要进一步完善生育、养育、教育、养老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
发挥宁波比较优势
越是铆足干劲抓发展,越要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越是开足马力拼经济,越要坚持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有市民建议,宁波要依托世界第一大港的物流体系、跨境电商业态规模优势、中东欧合作机制等特色资源,探索差异化开放路径,率先推动航运物流服务、科学技术服务、“两业”融合、数字贸易、国际交流等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培育创新发展内生动能、增强开放联动效应。
还有市民建议深耕特色资源,拓展海洋文化主题,利用宁波丰富的海洋资源打造独特的生态海景公路;深度开发康养旅游,满足市场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推动跨界融合创新产品,实现文旅与教育、体育、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有市民建议,唱好杭甬“双城记”,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把都市圈各城市居民当“自家人”,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科创互联互融、改革开放互鉴互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保共治。
目前,征集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将持续至今年8月底。后续将开展“十五五”规划“金点子”评选,对入选建议的提供者给予表彰,优秀建议或将纳入规划编制参考体系。
参与方式如下:
一、网络留言
扫描右方二维码填写并提交意见建议。
二、电子邮件
邮件名为“姓名(或单位)+‘十五五’规划建议征集”格式。
邮箱地址为:NB155gh@163.com。
三、书信邮寄
邮寄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和济街118号A座,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处(邮编315040),信封注明“‘十五五’规划建议”。
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和意见,我们将严格保密,仅用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和相关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