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王晓峰
通讯员 陈 淼 史虹亮
【人物名片】
陈红萍,北仑区大碶街道岩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这位扎根基层12年的“85后”年轻干部,曾获市社区工作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近期又获评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家”是港湾,是明灯,也是奋斗的源泉。陈红萍深知一个“舒心、安稳的家”对普通人的意义。在基层12年,她踏遍社区角落,用实际行动为居民构筑遮风挡雨的屋檐。
陈红萍所在的岩河社区老旧小区众多,“急难愁盼”问题突出:停车难、设施旧、公共空间少……“只有用心经营好社区这个大家园,让居民回家过得舒心、安心,幸福感才会油然而生。”陈红萍将自己定位为社区的“大管家”,全力化解民生痛点、堵点。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责任如山却又资源有限。陈红萍深有体会:“群众工作的核心是寻找各方诉求的‘最大公约数’。社区如小社会,凝聚共识是关键,否则初衷难落地。”
“嘉元茗楼”一部电梯停运8年,成为居民心头之痛。最刺痛陈红萍的是,住在3楼的阿姨身患尿毒症,每周需老伴背着艰难下楼去做透析。“回家的路如此崎岖,‘幸福’何处安放?”于是,她积极奔走争取政策资金,带队逐户沟通,倡导大家众筹出力。
吃了无数“闭门羹”后,她的真诚与坚持终于打动居民。她与业委会制定的“阶梯式众筹”方案,兼顾公平与积极性,获得大家认可。最终,在多方合力下,专业物业入驻小区,停运电梯重启,让居民回家的路充满“幸福感”。
不仅如此,在陈红萍的推动下,“阳光丽庭”雨污管道换新,终结污水外溢;“青林嘉园”商户油烟管外移,根治油烟扰民;新增休闲公园与数十个车位,提升生活品质……一次次成功“解题”,增添了居民对“家”的归属感与温暖度。
陈红萍还通过积极创新,让“家”的内涵更丰富:组建“红管家”服务团队,挖掘社区达人,让贴心服务直达家门;开设“岩河里美好生活集”,激活邻里情谊;打造居民幸福驿站,融合多元需求共建全龄友好空间;设立家门口的“青少年宫”,关爱下一代成长;推行“荟彩岩河”数字应用,让智慧服务融入日常……这些举措,无不是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社区神经末梢,让家的温暖在细节中流淌。
一盏灯能暖一室,众人力可筑一城。陈红萍如同细心的修补匠,在点滴的修复与共建中,点亮万家灯火,将社区锻造成一个共生、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在她的带领下,岩河社区先后获得全国“书香社区”、首批浙江现代社区、浙江省首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社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