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孙吉晶
通讯员 吴林倩 蒋 攀
烈日炙烤下,宁海县胡陈乡岙里王村的玉米田翻涌着金色波浪。7月5日,“夏日玉米大作战”研学活动现场,一群戴着草帽的孩子兴奋地掰下颗粒饱满的玉米,一旁的父母笑着记录下这堂生动的农耕研学课。
这片40亩的土地,半年前还是杂草丛生,如今却以亩产超1500公斤、全年亩均收益破两万元的奇迹,成为胡陈乡农文旅融合促共富的鲜活样本。
从颗粒无收到创造高产奇迹,这始于一个“荒地唤醒计划”。面对土壤退化、劳动力流失的难题,今年初,岙里王村党支部书记王如拥带领村民启动“荒地唤醒计划”。在农技专家驻点指导下,村里对荒地进行土壤改良,并引种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中特娇子”燕窝雪糯玉米。
“过去几年颗粒无收,如今玉米亩产达1500公斤!”王如拥算了一笔账:按市价,每亩玉米收入超7000元;玉米采收后再轮作临安小香薯,亩产值预计1.6万元。全年两季作物加起来,亩均收益超过两万元。40亩土地年产值有望突破8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注入强劲活力。
这粒“黄金玉米”,已成为撬动胡陈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支点。日前,全国大学生联合毕业设计助农团队为玉米量身打造文创包装,提升品牌附加值。“夏日玉米大作战”亲子活动火爆,游客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带动农产品直销和乡村旅游。产业链延伸计划也在同步推进,胡陈乡计划开发即食玉米、玉米汁、糕点等衍生品。
“这片玉米田,藏着乡村振兴的密码。”胡陈乡相关负责人说,串联农业提质、文化增值、旅游增收链条,让更多沉睡资源焕发新生,铺就共同富裕新路径。目前,统一品控标准已经建立,将通过“认养一亩田”等定制农业模式,让消费者从“买农产品”变为“深度参与”。